(河北省蔚縣教育研究室,河北 蔚縣 075700)
讓英語課堂充滿勃勃生機,寓教于樂,最大限度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課堂教學藝術化,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讓學生喜歡英語課,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同時讓教師也認識到精心設計教學流程,錘煉教學語言的重要性,更新教學觀念,把英語課堂營造為藝術的舞臺,力爭做一個合格的藝術家。要達成這些目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完善:
精彩的導入無疑是一堂課成功的堅實基礎。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前,我們進行引人入勝的開講,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引發思維、使學生明確要求、集中注意,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以下列舉六種導入方式:
(一)實物導入;(二)問題啟發;(三)實例導入;(四)故事導入;(五)演示導入;(六)以警言妙語、字謎或習語開講。
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朗讀是必不可少的。語言應該是充滿感情的,老師要能夠走進文本,走近作者,和學生在英語世界里同樂同悲。語言要么高昂,要么激憤,要么低沉,要么沮喪??課堂語言還應該是豐富的,富有文采的,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使學生在教師的朗讀中進行美的熏陶。
學習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課堂中學生無疑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目標就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完成對舊知識的復習、發現新內容新問題,并解決不斷出現的問題,及完成對課文的學習等。教師通過適當的提問,迎出學生的言語反應、激發他們的思維,完成教學任務。出色的提問不僅能夠快速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分析問題狀態,還能在學生獲得新知識同時不斷培養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提問過程中,力求圍繞以下幾點:
(一)集中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二)提問要有相當的啟發性;(三)注意思維的連續性與跳躍性特點;(四)提問與反饋;(五)課堂提問貴在導疑;(六)導向性提問要以課文背景為依據;(七)提供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
課堂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作者之間相互交流的一個平臺,這就要求教師作為平等的一員去參與教學活動中,民主地讓學生去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主動交流,以致產生思想的碰撞而激濺起智慧的火花。在平等交談中,讓學生擺脫被“牽“的處境,拓寬思維空間,主體意識和獨立思考受到鼓勵,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引導,善于點拔,善于調控,靈活機智地處理課堂生成的問題。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對話氛圍。
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組合,也是一門很重要的課堂教學藝術。方法藝術要因文而設計,因人而設計。但不管怎樣,一堂好的英語課,必須融合下面幾種教學方法:(一)傳授知識和訓練思維相結合;(二)傳統教法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三)教法與學法相結合。
板書是教師為輔助課堂口語表達、突出要點重點或解釋說明而寫于黑板的文字或符號。它可包括主體板書和輔助板書兩部分。板書有以下的幾個作用:輔助理解;激發興趣、啟發思維;發展口語表達、概括、復述、想象等能力;教師規范的書寫等做法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板書的藝術性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區域規劃
如何分布板書的各個區域是板書規劃的中心話題。我們可根據主體板書和輔助板書的不同,把黑板分成要點區和提示區;還可增加圖示區和生詞區。從目前看來,較常見分布方式有以下兩種:一是把要點區放在中間,提示區放于其下方;二是放要點區于最左邊,提示區和圖示區放于中間和右邊。不論如何,板書內容要少而精、分布清晰而一目了然、主次分明且恰到好處,切不可隨意書寫、拖沓冗長。
(二)呈現過程
教師要讓黑板上內容在上課過程中一塊一塊地完成,就好比一張畫卷,逐層展開。大黑板上掛小黑板不可取,黑板上課前已滿滿地寫好也不可取,這是結論板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板書的時機要選擇好,要緊緊扣住課堂進程,出現應及時有序。如一堂寫作示范課:板書從寫詞組和句型到寫句子,到嵌入連接,再完成全篇寫作。此中,板書就要求清晰扼要、連貫自然。
(三)書寫速度
我們要考慮到學生的注意力,掌握好書寫速度。最好能做到邊講邊寫、邊寫邊問、邊答邊寫。寫得太慢就容易浪費時間、分散了學生注意;寫得太早就剝奪了學生的思考時間。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就曾經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現在教師運用聲調和控制面部表情上。”體態語交流是課堂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和言語交流是同樣重要的。體態語主要包括臉部表情、眼神、身姿、手勢、及外表修飾等。例如,用微笑、點頭、揮手、拍手等可表示贊同;以皺眉頭、輕撫腦袋表示有疑問;用搖擺頭部、擺手表示不對或不同意;師生視線平行接觸為尊重、表示對某一內容的興趣;走向某人并躬身,則表示聆聽、關切。體態語交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們如何體現這一方面藝術性呢?
(一)把握課堂體態語的四大特點
它與言語在信息交流中有互補性,言語起著主導和決定的作用,而體態語起著次要和輔助的作用、但它的這一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它具有真實性特點,矯揉造作的動作和表情是很不受人歡迎的、且對教學不利;它具有情境性特點,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會得到正確的暗示;它是連續表現的,一堂課自始至終在傳輸,所以對學生有相當的激發作用。
(二)注意課堂體態語的運用原則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盡量讓他們充分理解體態語的表達含義;適當地對體態語的表現進行控制是對教學有利的,要繁簡適度、恰到好處;要得體明了、直觀形象;要端莊大方、陶冶情操。
(三)注意一定的運用技巧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彼囆g是創造,創造是新奇,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學人為創造輕松和諧的課堂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