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鴻巖
互聯網時代,我們的各行業發展也在經歷著互聯網的洗禮,作為祖國新生代的建設中堅力量,傳媒學院的影視專業學生更應與時俱進,認真學習網絡中的新技術,不斷優化網絡中的各種功能,讓互聯網為傳媒人服務,帶動傳媒業的發展。在近幾年的互聯網發展中,比較明顯的網絡巨頭如騰訊、百度等,他們在功能方面不斷優化,為影視產業帶來了不少的助力,滿足了人們的需求。為此,影視傳媒專業教師在教學中應滲透互聯網意識,激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和創業,讓他們在影視傳媒方面邁出實際的創新步伐。
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文化環境可以帶動傳媒學院的學生產生積極的創業動力,為此,傳媒學院應在創業環境方面下大力氣,比如,傳媒學院可以在學生的考核考分方面進行改革,減少學生傳媒專業紙質答卷的分數限制,而是在創新環境上下功夫,在學生創新方面設立獎項,讓他們在創業方面形成自己的網絡見解;其次,院校應在外在文化宣傳方面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院校的文化墻上張貼影視傳媒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創業并成功的案例,讓學生深受啟發而產生創業的動力,帶動學生邁出創業的實際步伐;再次,院校要成立一定的文化社團,激勵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通過成立攝影展、微電影協會等社團,并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讓大學生積極踴躍展現自己,帶動他們的創新創業行為。
現在的傳媒學院影視專業學生都是95后,他們的思維活躍,行為變化多維,如果學院教師靜心研究學生的心理,并采用符合學生心理的教學形式,可以對他們的思維產生碰觸,提升他們的創新思維,帶動他們的創業能力。比如,當前,青年學生對網絡的認同是有目共睹的,他們不僅應用新型的智能手機,還渴望在課堂中看到教師應用新的網絡手段。為此,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當前影視傳媒專業的人才創業的過程制作成視頻,在課堂分享給學生。如此,不僅可以觸動學生的思維之弦,還可以帶動學生的創業動力。
在互聯網背景下,傳媒學院的教學環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創新和學生的創業積極性。然而,在現實中,部分院校的傳媒影視課程一直沿用的是前幾年的課程,院校的資源配置也一直是前幾年的資源配置,我們要看到當今的知識更新速度是很快的,人才的發展質量也是硬性標準。為此,傳媒學院應在課程體系的完善和課程資源的優化上做出努力。比如,傳媒學院應加強與影視公司或新型影視產業的聯系,多聆聽他們的需求,多了解他們對人才的需求方向。如此,再不斷完善學院的專業知識體系,還要優化課程的配套設施,比如將院校的信息技術進行更新,采購適合傳媒學生發展的信息技術硬件設備等。
互聯網環境下信息交互的即時性、跨時空性以及便利性為構建多方聯動的創新創業教育服務體系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手段。傳媒學校的發展除了來自院校自身的努力外,還應加強與政府、企業等各方的合作,深入挖掘傳媒影視學生的心理特點,全面分析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并為影視專業學生提供全方位、遞進式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讓傳媒影視專業學生有積極的實踐心情,讓他們參與到具體的實踐與創新活動中。一是建立校內實踐平臺,傳媒學院要在學院內部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場地,讓學生在校園內部就可以施展拳腳,揮灑智慧,如通過舉辦各類攝影技能大賽和微視頻影視制作評比大賽等,鼓勵大學生踴躍報名,并由本專業的教師擔任評委,給予學生作品評價,從而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取得更好的進步;二是與廣電中心、影視公司等建立聯系,傳媒學院教師要與這些企業進行密切的合作,尋求他們的教學建議,甚至可以與他們達成協議,雙方互補內心所想,不斷豐富學生的影視專業內涵;三是建立創新創業校外實踐平臺,與校外影視企業達成共識,鼓勵學生到校外企業進行周期性實習和參觀,讓學生將自己的專業知識應用在這些企業中,而企業結合學生的實踐表現給予指導,與院校的教育形成互補,提升影視專業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創業能力。
總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影視傳媒專業的學生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壓力,傳媒學院要結合網絡的發展優勢,不斷優化自身的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創業的環境,為他們提供創業的基礎課程和優化創業的基本設備,并為學生提供創業的各種先進平臺,真正將創新創業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從而最終提升影視傳媒人才的素質,讓他們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