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丹 上饒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在學前音樂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重以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為目標。音樂教學內容對培養幼兒音樂素質能力有著積極作用,在教學改革中從音樂審美的角度出發對幼兒開展音樂審美的教育尤為重要。
當前學前教育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學前教育音樂教學在課程的設置上沒有和新時期的教學改革要求相適應,從而影響了音樂教學的效果;第二,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沒有從幼兒的學習角度設置音樂課程,在具體教學當中常常無法達到既定的目標;第三,在音樂教學中,部分教師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夠,缺乏音樂審美的價值認識,這就必然會影響實際音樂教學的效果。
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改革實施,要從音樂審美的角度進行優化,在音樂審美的基礎上深化改革學前音樂教學,這有助于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有助于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也有助于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從音樂審美的角度進行優化,同時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學前音樂教學面臨的群體是年齡比較小的幼兒,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就要能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將審美的理念作為指導方向,在教學中通過示范延長歌曲以及彈奏樂器的方式,為幼兒呈現音樂作品,給幼兒審美的體驗,讓幼兒初步感受到音樂美。其次,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情感,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幼兒審美欲望,為幼兒提供被欣賞的機會。幼兒在演唱及彈奏樂器時,被別人欣賞,能激發幼兒的審美動機。最后,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開展歌唱活動的方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感受和體會音樂的美感,同時教師應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如通過歌舞表演及歌曲演唱等,提高幼兒的音樂實踐能力。通過多樣化的形式開展審美教學活動,對促進幼兒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音樂審美等學前音樂教學改革的實施要從多方面考慮,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音樂課程的整合,這是保障幼兒審美體驗完整性的重要舉措。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在比較關鍵的思維意識萌芽時期,所以內心處于沒有分化的混沌狀態。在面對教育改革的發展形勢下,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改革的實施,就要從音樂審美的層面加以重視,教師在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將幼兒表達特征及感知特征作為切入點,使其和幼兒的成長發展過程相適應。學前音樂課程教學要注重和實際的教學需求相結合,做好課程整合的工作。對此,教師要從以下幾個層面加以重視。首先,在橫向整合過程中,教師要把舞蹈、語言和美術等方面的課程進行有機整合,通過多樣化形式展現音樂之聲,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其次,在縱向整合方面也要加以重視,教師要帶領幼兒體驗不同風格及文化的音樂類型,并對作品的背景進行講述,這樣才能給幼兒帶來不同的體驗。
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要及時注重以音樂審美為契機,注重和幼兒的身心特征緊密結合起來,選擇合適、恰當的教學內容。幼兒年齡相對較小,比較活潑可愛,因此,在選擇音樂作品時,教師就要考慮幼兒的實際特點和身心特征,以保障音樂審美教育能有效開展和落實。教師可結合學前兒童的實際學習需要,與本園以及鄰園音樂骨干教師開展調研活動,自主設計針對性以及目的性比較強的音樂教材,以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主題,突出音樂教學的趣味性以及適用性,這樣就能為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改革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總而言之,在當前全面教育發展背景下,學前音樂教學改革措施的實施,需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在音樂審美教育的引導下,教師要充分注重音樂教學改革的深化開展,促進幼兒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進而從整體上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