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飛 遼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組群》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項目,重點在于以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改革為突破口,本著整合理論聯系實踐,緊密結合當前市場動態;本著加大實踐及項目任務的原則,全面進行理論教學、實踐環節的教學方式改革與創新,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的在于形成與學校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要求相一致的課程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創造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畢業與就業奠定基礎。
自課題申請以來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在課題組成立之初,制定了新的課程教學綱要、教學進度表,明確了改革實施后本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捋順課程的內部聯系,將部分課程內容整合共用,提高教學效率,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內容重疊。例如,課題組內的《數字圖形設計》課程是以圖形繪制為主要內容的,在設計大作業的時候考慮到與之后的《影視特效》課程之間的緊密聯系,為其提供素材,因此,設計之初就嚴把內容關,注重內容的銜接性、主題設計的可延展性,繪制圖形的時候要進行分層處理,以便后期制作動態效果的時候進行修改。《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是以圖像處理為主要內容,重點是對圖層的操作,為后續《影視特效》課程提供技術支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動畫特效的制作。《影視特效》課程通過改革,將動畫二維和三維方向分開講授,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貼近學生興趣,發揮他們的特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課程改革期間,教師積極組織學生進行項目實訓,讓學生共同完成一項課題,并進行展示,使學生真正從設計到制作再到展示都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例如,在參加《場景設計實訓》課程過程中,項目組以專業教師的卡通形象設計為主要內容,開展項目分工,根據每位成員的特長進行分工,按照公司制定的流程進行合作,包括前期草圖繪制、線稿繪制、原畫上色、背景繪制、文案編寫等,并建立項目組群,讓每位成員的作品能夠共享,相互進行討論合作。這樣做能夠保證發現問題后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課程教學中已經采用了課題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學生通過確定課題任務、課題實施方案、項目目的和評定方式等完成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小組合作分工的教學方式,希望在過程中使學生明確自身特點,鍛煉團隊合作能力。采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整個項目的介紹和講解,鍛煉學生的整理分析和表達能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升,教學效果得到師生們的一致好評。
通過教學改革,教師積累了大量的課程教學資源,其中包括教學綱要、電子教案、實例、課程學習網站鏈接、教學視頻、學生作品欣賞等,為網絡課堂的進一步建設奠定基礎。教學期間課題組成員積極配合,使用網絡教學平臺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承擔并完成了網絡課程知識樹的編輯,將課程內容以課題的形式進行組織,添加了具體的理論知識內容和實踐知識內容,將部分關鍵內容制作了微課;同時還進行了資料的添加,添加了教學參考書,課程PPT,相關的視頻資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足的資料支撐。在考核方面進行了試題庫的建設,將往年的考題公布給學生,試題反映出教學目標,使得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課程的教學平臺已經投入到教學中,學生通過教學平臺了解教師的授課體系,各課題的安排和目標。獲得教師提供的教學參考資料,借鑒以往的優秀作品;教師通過平臺發布通知,布置作業,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教學平臺方便了教學環節的組織和開展。教學過程也對教學平臺進行了檢驗,通過調整使得教學平臺更加適合教學的需要。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也積極參與教學競賽,開展學術講座,并帶領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在實踐教學中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能夠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經過此次教學模式改革,加強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和完善,對課程內容進行梳理和整合,加強聯系性,并且將單個教學內容分解成課題和項目,每個課題和項目各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各課題和項目之間又相互作用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和能力培養模式。對于教學方式的改革,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培養學生相關的職業能力,對于學生的整理和分析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意識、表現能力、材料的認知和控制能力、電腦操作能力等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在課程內容和考核模式都有相應的體現和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應用的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在項目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也形成一套與學校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要求相一致的課程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