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芳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中心小學,廣東 惠州 516000)
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摒棄單純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方式,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德育知識掌握能力。所以本文就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引導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并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教學的拓展和提升。一般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會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利用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讓學生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體味文章,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感知和學習,使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思想情感的重要性,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文把握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融入積極性。并且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感受道德與知識的魅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還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提升個人素養,更好地把握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小學的學生年齡尚小,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依賴教師,因此小學的語文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要充分發掘課本中的德育素材,看看哪此語文課程中能加入德育的教育內容,盡量讓每節課中都能有德育教育的不同側重的貫徹。教師的備課階段是教師將自己思想融入課本的階段,也是教師思考、發現德育素材的階段,教師只有充分張開發現德育素材的眼睛,才能將德育素材很好地融入課堂之中讓學生受益。
新時期的語文教育教學理念都是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同時也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德育教學、尤其是隨著國家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我們更應該充分利用其中的一些積極有效的德育價值理念來進行有效的滲選,不斷去找尋其中的一些道德閃光點,進一步增強小學生自身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德育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推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建設,把對學生們的這種德育教育巧妙的與其進行一些交融與滲選加強對小學生們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充分挖掘其中的愛國主義主題,加強學生們對紅色教育、革命教育的文化解讀、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一些具體有效的古詩文誦讀,通過對這些優秀古詩文的誦讀來進一步加深他們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讓他們感受到中國古典詩詞文化之美,從而不斷的去增強他們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培養小學生愛國主義核心精神,增強祖國榮譽感。同時,也可以讓這些小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學習與認知去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道德深度。
我們知道,小學生的思維拓展性非常強,有很多的教師抓不住小學生的心理,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語文教師也呈現出對學生無奈的樣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備課之后,將德育素材充分使用到語文的課堂之中,在講授一此可以穿插德育素材的文本時,要重點體現,也可以開展相關的德育教育,關于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校園、感恩國家的德育內容比比皆是,教師們不妨采用一此新型的模式和活動進行德育教育,而不是單純靠“言傳”,更要“身教”,“身教”的感染力度遠比“言傳”更加深厚。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集中,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差,生活經驗也相對較為缺乏,所以在教師的教學引導過程當中,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是個難點,再加之部分語文內容抽象性較強,學生更難以理解和拓展。教師要根據這一類情況來進行相應的教學引導,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領域,跨學科來引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進行思考和探究。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拓展教學法,結合互聯網以及校內外各類知識點和事例來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投入熱情。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高效和快捷,學生的視野得到了開闊,學生對德育的了解也更加深刻,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設置中有很多是關于講文明、懂禮貌等相關內容的,學生不僅僅能跟著語文課程的安排將日常的交通安全或者講文明、懂禮貌的內容進行學習到位,更能充分發揮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功效。知書明禮是每個家長期盼孩子能做到的,他們小小少年就應該講文明、懂禮貌,還要將明禮的習慣貫穿于現實的生活中,語文教師作為“全能王”,在這里就要充分發揮語文課堂的功用,將德育教育穿插進來。多年的語文從教經驗,我們研究發現,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德育教育素材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每一章節的內容中都能發掘出德育教育的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用心發掘,并且用愛教學,讓學生真正在感受語文魅力的同時,懂得德育教育的好處,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每一個新時代的小學生身上都有所發揮。
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引導時,也要將教學環境與德育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并且在課余時間通過德育知識環境來進行學習和提升。教師還可以利用每年的父親節母親節來進行教學引導,使學生能夠學會感恩,激發學生的個人感受能力。使學生能夠孝敬父母,多為父母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使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提升自身的德育知識水平,增強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滲透德育知識,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熱情,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