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文秀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新坊鎮中心小學,江西 宜春 336004)
因為農村小學地區偏遠,教學設施和教學理念還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所以還有很多農村的小學語文老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培養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還不是很重視,只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忽略了小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學習能力,造成現在農村的小學生嚴重缺乏語文的自主閱讀能力,因此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是每一個農村學校和教師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本文對農村小學培養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措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自主閱讀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學生有明確的閱讀學習目標,對閱讀的內容和閱讀的過程有較高的自覺意識,能夠憑借單獨的自主行為開展有效的閱讀活動。眾所周知,小學生正處于非常重要的語文學習基礎性的階段,與此同時,這個年齡的學生擁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想象力與創造力,在新課標的推廣實施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更要幫助學生解放其天性,緊抓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黃金階段,通過自主閱讀,理解文本人物,總結故事,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開發其想象力與智力。但不可否認,當前我國鄉村地區的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受到一些如硬件設備等客觀因素和教師素養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很多次閱讀教學課程變為低效的自習課程,由此可見,加強鄉村小學高年級語文的自主閱讀教學迫在眉睫,在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式,培養自覺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
在語文閱讀中最重要的就是閱讀的方法,找到一定的規律和方法后,對于結構類似的課文就非常簡單了。首先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課文閱讀教學時,應該先從文章結構入手,有的課文采用的是總分總的寫作模式,在這種寫作方法中總會出現承上啟下的句子,對上文和下文進行無縫的銜接,因此教師應該先引導學生們找到課文中承上啟下的句子,讓學生們清晰的認識到課文的組成結構,從而能夠使學生更快的找到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其次,在分析了文章結構之后,教師就要從中心思想入手教學,因為語文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了解課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師要對每一句課文都進行詳細的解釋,來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從而總結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因為農村地處偏遠,科學信息技術比較落后,因此會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而有的小學語文教師又不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還在遵循傳統守舊的語文教學模式。單純的進行生字和課文朗讀的教學,沒有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所以會導致農村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受阻,過分的依賴教師。對此,農村語文教師要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吸取先進的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將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作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跟緊教育改革的發展步伐。而學校方面也要重視起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學??梢栽O立每周一節的課外閱讀課程,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課本進行自主閱讀,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無形的提高了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水平。
自古以來,閱讀與寫作就是連在一起的,在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更不能將兩者分開教學,因此要有效的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為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奠定基礎?;诖?,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增加仿寫和改寫的教學內容,學習優秀文章中好的寫作手法,比如打比方和列數字等寫作手法,讓學生們利用課文中運用到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每一種寫作手法或修辭方法,如果在以后的文章閱讀中出現了類似的寫作手法,學生可以立馬分析出來,進而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這種寫作方式為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閱讀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自主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語文的自主閱讀也不例外。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打破老師教,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課堂上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環節,讓學生與教師能夠充分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主動的投入到語文閱讀的學習當中。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要開設課外閱讀課程,因為教材中的課文往往是學生不感興趣的,所以要借助一些新穎的文本類型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農村小學因為條件有限,所以有的學校缺乏先進的教學設施,因此可以組織學生們去市里的圖書館,讓學生們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書。與此同時,也要與每位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知道閱讀的好處,支持孩子買書、讀書,讓孩子廣泛的閱讀,最后一定能夠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自主閱讀素養。
因此,如果要提高農村地區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就必須首先改善漢語教師的教學思想,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自主閱讀教學的意識,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其次,必須重視閱讀方法的教學,教學生如何閱讀,取得舉一反三的成績,并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在寫作時提高自主閱讀能力,善于創造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