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院
(貴州省凱里市第九中學,貴州 凱里 556000)
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是塑造學生人格的過程,良好的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直接現實的保證作用。西部民族地區經濟條件較差,教育相對落后,家長工作之余沒有精力、能力管好孩子的學習,學生基本上是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這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問題。對此,培養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生活、自我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們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職責。
“目標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專家彼得·德魯克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實踐》中最先提出的。它是以目標、指標為手段,通過目標的擬定、執行、評核等過程,達到管理的目的。目標管理的目的是:用目標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目標作為配備資源(人、財、物等)的基本依據;用目標監督、協調人們的工作過程。
目標管理具有三個特點:
(一)尊重每個成員的個人思想,目標管理將每個成員的需要與集體總目標聯系起來,使上下級的關系建立在互相尊重、支持和依賴的基礎上,具有民主性和自主性。
(二)總目標與分目標相輔相成,分目標建立在總目標的基礎之上,而總目標通過分目標的執行不斷完善,兩者相互依賴,緊密聯系。
(三)自我控制達成目標,目標管理通過評價員工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和獎懲,但對于員工完成目標的具體過程和使用的方法不加以干涉,具有很強的自主性。
(一)制定班級的目標
確立班級的整體目標,要全員參與,學生和班主任通過反復的商量與比較制定出班級的總目標。例如,本學年末要成為年級先進班級等。班級總目標定好后,要對目標進行細化,以便具有可操作性。如要成為先進班級需要達到哪些指標---學年管理量化分要達到多少,學年期末成績要達到多少,兩項綜合起來要怎樣等等。目標細化后,再列出行動計劃或具體的行動措施,明確要怎么去做。
學生在制定個人目標時,要使個人目標與總目標相統一,并根據自己情況思考個人目標。在制定個人目標時要考慮在達到自己目標的同時班級目標也得以實現,這樣能使學生們在向著目標努力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一種存在感和滿足感。個人目標的確定后,同樣涉及到目標細化與列出計劃的問題,在這里可以這樣操作,用精心設計好的“目標管理用表”進行填寫,目標管理用表的欄目設置,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設計,除了必要個人信息外,應該設有目標欄和達到目標需要的行動計劃欄等,目標欄不光填上大的方向性目標,還要填上可量化的目標,具體到學期末各科成績要達到多少分以上;行動計劃欄里寫上自己的行動計劃,包括具體的措施,作息時間等,是“衣食住行學”等方面的自主安排。填寫好后,由班主任核準,一式兩份,一份班主任留存,一份自己貼在自己家里醒目的地方時時看到,這樣能讓自己深深的記住目標,并在潛意識里不斷提醒自己,遵照執行。
最后,引進一些激勵手段,使大家都意識到完成班級目標的價值和重要性,這種方式有利于調動整個班集體參與目標管理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每一個班級成員的自主性,使得整個目標實現過程成為“自我教育和提高”的過程。
(二)班級目標的管理與實施
這是目標管理在班級管理應用中的決定性環節,如果沒有高效和正確的實施和管理方法,再好的班級目標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重要的是要有行動,時刻讓學生記住“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目標定得再好,決心再大,計劃再詳細,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所以,應及時檢查學生目標計劃的執行情況,這一點非常重要,無論如何,要去做。并且由于學齡階段學生自控能力較弱以及意志品質較差,剛做一小段時間后就開始堅持不下去或直接放棄,這就需要不斷的進行檢查督促,使之堅持下去,形成習慣。
在實施過程中要將班級管理的權力下放到班干部手中,圍繞班級目標一般的事情自己處理。班級每個成員日常生活中要知道如何才能實現班級目標,每天的行動要圍繞班級目標來進行。可以坦然地將班級管理的一些權利下放到學生手中,使其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各自的特點,更加有見解地實現班級目標,在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同時突出主人翁意識,集體意識。
可制定出階段性子目標,明確責任制,再將子目標分別分配到各自的責任人。安排好每一周,每一天,每一刻的任務,有步驟的完成。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同樣,班級目標要一步一步的去實現,每一天怎么做,每一周怎么做,應按部就班的去執行。如果在目標的執行過程中,相關的責任人或團體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困難,這時需要班主任和其他班級成員的共同努力,大家集思廣益,相互溝通,相互協調。
(三)班級目標評價反饋
每一階段過去后,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評。可以采用自評和班級總體考評的方式,對目標的實施狀況、質量以及完成率等進行綜合考評,折合后對于每個學生的工作成果進行考評。階段主要是每周、每月、半期、期末。大家共同總結,現在的成績與班級的目標,個人的目標比較有什么樣的差距,達到了沒有,如果沒有達到,是什么原因等等。針對目標完成情況的反饋,總結經驗對下一步如何去做,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便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另外,制定合理獎懲方式,對于目標完成較好的同學,設立一些獎項進行表彰,獎項以精神獎勵為主,一般可設立三好學生、優秀學生代表、最大進步生、勞動積極分子、十佳個人等稱號;物質方面設立班費公共基金,從上面抽取部分資金購買部分學習用品等來進行獎勵。通過這種表彰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而學生在實現個人奮斗目標的同時,班級奮斗目標也得以實現,形成了團結向上的學習生活氛圍。
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目標管理在班級目標制定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出與班級目標相統一的個人目標,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大提升。通過制定目標,引導學生樹立個人理想,激發學生的內心斗志與學習動力,自治自理,形成良好和諧的班風。雖然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班級管理的不斷成熟,相信目標管理在學生班級管理中將得到更多的應用,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