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路超
(阿克蘇地區纖維檢驗所,新疆 阿克蘇 843000)
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生態紡織品是紡織產業的一次飛躍,它以生態、健康作為發展理念,開創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繼棉、麻、絲、毛后的紡織品新生代,它綜合了人們對美觀、舒適、健康等多方面穿著體驗的綜合要求,且符合社會節能、環保、可持續的發展方向,推動了人類紡織產業的一場新革命。
當前,我國生態紡織品檢測技術依舊處于發展階段,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完善和改進。比如,需要對生態標準進行明確規定、生態紡織品毒性檢測以及環保污染方面等等。首先,缺乏完善的生態標準體系。我國在生態紡織品方面并沒有和國際相連接,從而對于檢測內容和要求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異性。除此之外,我國在生態紡織品檢測方面存在的差距,比如檢測技術和檢測設備。落后的檢測技術和檢測設備都無法對生態紡織品進行完全的檢測,從而得出較為完全的結果。
當前,國際上紡織行業具有權威的標準為“Oeko-Tex”,基本上只要通過該標準的認證多有讓人放心的紡織品之名。但是我國當前多數地區依舊沿用傳統的紡織技術,從而紡織品等級較低,多為中低端的主打產品,缺乏對生態紡織品安全的關注和重視。除此之外,還需要健全相關的標準體系。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具有權威的通用標準體系。依靠相關且強有力的技術給予相應的支持,并且加大資金的投入,避免因為個人的疏忽從而導致知識產權受到一定的威脅和侵犯。需要對于國際上先進的生態紡織品標準采取學習和借鑒,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自身進行改進和完善。其次,還需要對區域性標準進行明確的規定和完善。我國在麻織物、羊絨制品等資源都有著大量的種類,但是對于這個方面卻沒有相應的使用標準,從而無法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出現了混用的情況,導致生態紡織品檢測無法達到標準。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標準的完善。從而可以有效的增加生產鏈,從而有效的提高經濟利益。
在現行的生態紡織品檢測標準中,相關部門對于其中的某些內容進行了修正和完善。例如,短鏈氯化石蠟、鄰苯基苯酚在生態紡織品中的限制越來越嚴格,與之前的標準相比整體下降了3~5倍;對于新生態標準產品的類別劃分,耐水色牢度由原來的3級逐漸變為4級,這樣的標準與我國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的嬰幼兒標準幾乎一致;整個標準體系中,有針對性地融入了有機棉產品轉基因生物測試項目。有機棉的使用相比于普通棉花成本費用更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技術人員在進行生態紡織品的檢測過程中,應當注重對新標準的認知和理解,針對需要檢測的項目類別進行細致的闡述和明確。
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對檢測樣品的選擇進行規范,不僅僅應當滿足數量要求,還應當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的生態紡織品樣品,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檢測價值,體現出生態紡織品的質量;另一方面,提高對相關檢測人員的實際操作要求。檢測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生態紡織品的檢驗效果和最終結果,因此,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定期對檢查人員進行考核評價。檢測人員應掌握當前先進檢測設備的使用方法,明確工作內容和工作要點,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檢測工作,提高檢測效率。
當前,我國的生態紡織品標準和國際先進標準體系有一定差距,國外買家也對我國生態紡織品法規缺乏足夠的認可程度。因此,我國既要提升生態紡織品標準水平,還要做好宣傳工作,提高我國生態紡織品標準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是標準化管理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越來越多國外檢驗機構希望進入我國檢驗市場,政府應該出臺實施相關政策,支持具備生態紡織品質檢資質的機構和國外檢驗機構加強合作,學習其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掌握更多科學的檢測技術,確保能夠跟上國際水平,促使生態紡織品檢測工作水平提升。
紡織品市場是檢測機構生存的保障,市場繁榮將決定檢測機構的生存命運,而生態、環保是目前國際公認的企業必須遵守的指標,因此商品能否外售上已經從最終產品,延伸到了產品的原材料、半制品、加工方法等是否生態、環保,是否堅持可持續發展,總而言之,檢測機構要在生態、環保檢測領域加大研究力度,合理引導生態紡織品市場的繁榮,為完善中國生態紡織品安全保障體系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