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虹
(重慶市云陽縣黃龍初級中學,重慶 云陽 404500)
興趣是行為產生的動機,學習興趣則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原始動力。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始,只有在導入環節就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因子,才能保證整個導入的有效性,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學大綱、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來確定導入的內容,并選擇游戲、競賽、情境、故事等趣味化的方式來展示導入,引入正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充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濃厚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到正式課堂學習過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弧長和扇形面積》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筆者在導入環節中,為學生們展示了一把生活當中在熟悉不過的物品——折扇。筆者以這把折扇為載體,讓學生們嘗試計算這把折扇的面積。這時,學生們紛紛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同時也陷入了沉思,不知道如何才能快速、簡單地計算出這把折扇的面積。趁著學生們高漲的學習情緒和強烈的疑惑,筆者引出本節課程的內容,學生們也都主動地到書本中去尋找求算面積的方法。
當下,“教”與“學”成為了課堂中的兩個重要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自學,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和實踐者。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究,深化學生的認識,實現師生良好的互動。
如,在教授《相似三角形》這一課內容時,筆者首先向學生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認識并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和性質,學會用這些定義和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具體的情境和應用,深化對三角形的理解。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后,筆者便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把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本課的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因為能夠與同齡人之間進行一定的溝通和學習,所以學生們都紛紛的進入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狀態中。在學生們學習的過程中,筆者會對他們進行監督,使他們能夠全神貫注深入到課本的學習中,從而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在學生們進行完小組合作學習后,筆者會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效果,并根據他們的學習效果進行一定的評價,幫助他們了解到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他們能夠全面掌握本課的數學知識點。總之,小組合作是一種較好的教學策略,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適當的采用這種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變的更為有效。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少學生難免會覺得晦澀難懂、乏味無趣,但若在教學中將晦澀的數學知識與有趣的生活情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必定能夠成為學生所傾向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應在授課內容之中融入生動逼真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奧秘的欲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捕捉數學現象的意識,不僅能夠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投影》這一節時,首先,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背景中引出了有關投影的相關知識,并讓學生在對投影概念的理解上列舉出了幾種生活中常見的投影。然后,我讓學生自主探究了什么物體可以稱為點光源、什么叫做中心投影,并聯想身邊的情境中有哪些用到了中心投影。之后我讓學生進行了固定光源,對木棒進行平移和改變木棒的方向,觀察木棒的影子變化的實驗,又讓學生進行了固定木棒,改變手電筒擺放的位置,觀察木棒的影子的實驗,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影響投影的因素。最后,我對學生說道:“我希望大家能夠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自制一出手影戲。”這樣,我通過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學生能夠很好的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增添了一份助力,打造出了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終點則是教學總結工作的結束,由此確保教學總結工作的高效性也是該路徑的最后一環。在此期間,當屬立足學生學習需要,開展“雙主體”教學總結工作這一方案最為可行。
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課教學為例,教學總結工作往往安排在課堂結束部分中,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確保該部分教學的高效性。一是結合課堂導入和新知初探環節,將本課所學知識點進行串聯。教師要結合“邊角邊”、“角邊角”、“邊邊邊”三個判定方法加以闡述,讓學生第一時間回顧本課所學重點知識,幫助學生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二是點評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成果,闡明學生課上的學習狀態。教師要針對三個判定方法,指出哪一部分學生掌握的較好,哪一部分學生雖然大致掌握,但還要從哪一部分加強,這樣的肯定語氣更利于學生接受。之后教師還要以肯定的口吻,針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作出點評。三是鼓勵學生說出自己關于本課的真實想法,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教師在最后預留出2-3分鐘時間,鼓勵學生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手段的應用、各環節進度的把握上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往往都是學生學習的具體需要,教師則要詳細記錄,并在后期的教學設計中作出調整,以保學生學習需要得到最大程度滿足,教學總結工作的高效性也因此不言自明。
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數學教師根據時代的要求和學生的發展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探索。及時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利用現代技術,整合資源,開展小組活動,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能力,以典型案例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早日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