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娜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濰坊 262737
如今,企業發展中涉及了大量經濟合作項目、經濟活動,其對創新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但從目前來看,會計教學中人才培養方式存在滯后性,不重視與時俱進,質量偏低。同時,存在著理論教授為主的問題,忽視會計實務訓練。針對這個問題,為培養更多創新型會計專業人才,要積極改進會計專業教學,以更好地服務企業。
傳統教學中,以理論教育固定教學模式為主,不重視考慮市場發展環境和人才需求改革會計教學,影響到了人才培養質量,令部分學生難以適應崗位工作。針對這個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展開市場需求調研工作,根據調研數據,制定人才培養計劃,以滿足市場發展對人才創新知識、創新能力、創新意識的需要。教學觀念,對創新人才培養影響較大。基于此,要堅持與時俱進,轉變以往“敘述式”教育觀,面向學生創新能力發展開展教學。期間,教師作為“引路人”,要積極樹立良好榜樣,不斷學習創新知識和技術,熏陶學生慢慢成為創新人才。同時,在以創新能力為主的教學觀念導向下,要面向學術研究型、高級應用型、普通應用型不同類型人才培養制定具體的培養目標,再根據各個崗位職責、能力要求等,精準定位不同層次學生需具備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知識和創新能力。以高級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為例,明確學生需掌握會計信息處理技術、賬務處理技術、點鈔技術等。
以往教學中,存在著課程交叉、重點不突出、缺少科學性等問題,影響到了創新人才培養質量。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要在會計教學改革中積極優化課程體系。首先,在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時,要對課程學習內容做一個相對全面的梳理,再歸并重復課程,開拓其他相關課程,以助力學生創新知識和能力得到較好地發展。其次,要針對現代社會網絡技術等的快速發展,有針對性地開展發票認證、做賬、成本核算、財務報表分析等相關課程,安排電子商務財務軟件等的學習,讓學生積累更多創新能力,養成良好創新能力。除此之外,在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時,要面向創新人才培養,增加畢業實習、模擬實習實踐課程內容,以滿足人才培養需求。其中,在模擬實習實踐課程具體安排中,要根據市場需求特點,在新會計制度要求指導下模擬公司業務,向學生提供大量仿真原始憑證,請他們在真實的企業業務環境下身兼數“職”,對不同類型經濟業務進行處理,循序漸進學習會計處理知識。會計教學改革中,通過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能增進學生對崗位的認識,讓他們真正發展成創新人才。同時,面對內容豐富的課程體系,學生們學習興趣將有所提高,能主動接觸各種經濟業務,積極學習成本核算員、材料核算員不同崗位創新知識和能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往教學中,以課本為主,令學生對知識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只停留于對課本文字的淺顯理解。為進一步培養創新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采取探究式教學方式。基于探究式教學方式下,為調動學生課程學習興趣,要重視激趣引題,請學生先說說自己家中的財產,羅列不同類型的財產,再進入會計概念的探究。探究中,要嘗試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3-5分鐘時間里各自發表意見,合作解決記賬、算賬等相關問題。當學生探究完課堂所學知識以后,要為他們簡要概括相關要點。如此,能夯實學生探究學習成果,讓他們創新能力得到更好地鍛煉。實際改革中,為培養更多創新人才,要有針對性地使用多媒體圖片、視頻、動畫展示功能直觀演示相關知識,以豐富學生對創新知識的積累。另外,創新人才培養中,要積極采取項目教學法。基于項目教學法下,精心為學生設計“會計憑證填寫”、“登記會計賬簿”、“計算單一產品成本、費用”等項目任務,請學生自主完成項目實訓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將慢慢發展成企業所需的創新人才,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更好地運用于日后工作中。
會計教學改革,主要在于培養企業所需的創新人才。為提高改革成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要有針對性地突出會計實訓教學,適當提高會計實務所占比重。如今,不管是會計主管,還是出納、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等會計工作崗位,都對實踐素養、操作技能等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要在教學改革中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會計實務教學空間。會計實務教學中,采取分項實務操作訓練方式。以技能訓練為主,根據課程內容,精心布置原始憑證填制與審核等分項實務操作,請學生對相關經濟業務進行核算,用自身所掌握的基礎知識解決實務操作中問題。同時,會計實務教學中,可請學生扮演成會計主管等某個角色,于角色扮演中完成具體的實務操作任務,對所購進的產品進行核算,辦理相關業務。實務操作中,實務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基于此,要精心篩選能完整描述企業真實情況的案例,盡量選擇有代表性的會計業務,以更好地指導學生展開實務操作,使他們創新能力有所提升。同時,實務操作期間,要有針對性地開設一個實驗室,主要用于模擬計算機操作、專業會計軟件操作等實務操作環境,以便于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展開實務訓練,向創新人才發展,成為創新型會計人才。
會計,是一門應用型學科。會計教學改革中,為培養創新人才,積極完善師資隊伍顯得尤為重要。在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中,要明確其建設目標是適應創新人才培養需求,提高會計教學改革成效。基于建設目標相對明確基礎上,對師資隊伍結構進行完善,開發、引進“雙師型”教師。同時,要求會計專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學習多媒體教學、網上教學、模擬教學等教學手段,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另外,在師資隊伍具體建設中,為滿足創新人才培養需求,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要有針對性地安排專業培訓。培訓中,建設財會實訓室,在實訓室中組織財務管理等創新活動,讓教師從中學習更多先進知識和技術,以更好地擔任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培訓期間,還要利用好假期時間為教師安排一些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具體組織中,積極與稅務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大中型企業等單位展開合作,以頂崗方式鍛煉教師實踐能力。同時,培訓中,要邀請企業會計師、財務總監等專業人員擔任客座教授,向教師分享創新工作經驗。當教師擁有豐富的創新經驗以后,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科學指導學生創新能力發展。除此之外,在師資隊伍建設中,要面向會計環境、會計準則等的變化,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鼓勵他們學習創新知識,及時更新、完善自身知識體系。
綜上可知,培養創新人才是現代社會的需求。會計教學改革中,要轉變以往教學理念,在“以人為本”基礎上優化課程體系,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同時,實際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安排一系列教學實務,并重視完善師資隊伍,以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打造良好人才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