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蔚
廣州市荔灣區龍津小學,廣東廣州 510140
小學后進生往往學習成績不理想,表現在學習方面的自信不足、行為習慣差,部分學生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通過分析后進生的成因可知,導致后進生出現這些問題的成因是多個方面的,后進生轉化顯然也不能單純依靠教學方面,同時還需要在學習、生活中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夠真正轉化后進生[1]。對班主任來說,其在后進生轉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結合后進生成因,將德育滲透到后進生轉化過程中來,在幫助后進生轉變認知的同時,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信心,能夠用健康、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中面臨的各類問題,最終實現后進生轉化的目標。
部分后進生因為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是非觀念方面的認知不足,如將幫助同學打架視作講義氣,亦或是認為班干部是一群“拍馬屁”的人。倘若不能夠在小學階段糾正他們這些錯誤的是非觀念認知問題,未來必然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引發后進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學習成績差并非單純因為自身能力問題,大部分后進生都是因為學習興趣不足,亦或是本身未能尋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在長時間學習的過程中未能獲得正向體驗,導致他們難以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后進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困難的時候,往往在較短時間內選擇放棄。在日常學習進程中,他們也只是挑選一些簡單的內容完成,稍微存在困難的內容,極為容易導致他們放棄。上述這些行為都是后進生在學習方面缺乏耐心、恒心的表現。
小學后進生成因多種多樣,且每一個后進生本身也存在差異性,如果班主任片面使用相同的德育方式進行引導,往往難以獲得理想的轉化成果。作為班主任,應當主動去了解每一個后進生,尊重他們存在的差異性,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德育引導措施。一些后進生的性格相對溫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為思維固化,同時在表達、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班主任應當耐心傾聽,同時鼓勵他們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在教學、生活中注意培養交流能力,指導他們嘗試換一種思維方式來對待各種問題。一些后進生性格方面較為好強,對于不會的問題、面臨挫折,往往不會去主動表達,班主任應當注重去維護他們的這種倔強,嘗試多與他們進行互動,通過旁敲側擊去讓他們意識到過于好強面臨的問題。一些后進生較為敏感,班主任可以嘗試帶領一些性格外向的學生與他們接觸,通過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長時間接觸,能夠利用相互之間的友誼,幫助他們去克服自身過于敏感的性格??偟膩碚f,后進生之間都存在差異性,班主任應當主動去了解他們,結合他們的差異性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轉化措施,讓每一個后進生都能夠獲得需要的指導、教育。
德育涉及的理論知識較為廣泛,倘若仍舊采用說教的模式,極為容易導致后進生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倦感。所以,要想保障后進生轉化的效果,班主任應當主動針對德育形式進行改革創新,結合小學生特征、興趣愛好,創造形式豐富、內容多元的德育課堂與德育活動。比如,德育課堂中的理論教學,教師應當選擇學生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事例,通過多媒體展示,將德育知識滲透到學生熟悉的事例中來,無疑能夠讓后進生產生興趣,建立德育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而對于德育實踐活動來說,后進生往往對于班級事務的積極性不足,班主任可以組織一堂有關班級事務的班會,嘗試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然后在班干部選舉方面,引入流動擔任的模式,使得每一個后進生都能夠輪流擔任對應的職務,讓后進生體會到參與班級事務的樂趣,并在管理他人、約束自己的過程中逐步樹立正向心理。
實際上,后進生自己也不喜歡現階段的情況,也渴望自身能夠改變,獲取同學、班主任的認可。然而,因為長時間以此來后進生自信心不足,同時缺乏動力,在嘗試自我轉變的時候,通常都是半途而廢。教育的作用在于主動去挖掘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同時幫助他們克服當前存在的不足。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優缺點,后進生自然也不例外。對于后進生的德育轉化,班主任應當嘗試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此來強化自信體驗。比如一些后進生成績較差,但對于班級活動、才藝表演的熱衷程度較高,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活動,抓住機會進行贊揚、鼓舞,讓后進生獲得同學的贊揚、尊重,強化自信體驗。又比如,一些后進生盡管成績較差,但他們嚴格遵守班級紀律,班主任可以讓他們擔任紀律委員,負責管理班級紀律,同樣可以讓他們獲得同學的尊重,樹立自信心[2]。需要注意的是,后進生轉化單純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遠遠不足的,班主任還應當主動與后進生家長之間保持良好的聯系,使得家校德育能夠形成協同性,讓家長改變教育方式,引導家長在生活中去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共同進行德育滲透,進一步提升后進生轉化的效果。
正如上文所述,后進生普遍在學習方面的興趣不足。針對上述問題,班主任應當主動培養興趣,致力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首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應當盡可能針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追求課堂的生動、活潑、新穎,同時盡可能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方法,致力于引起后進生對于學習方面的興趣,將原本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轉變為輕松化、直觀化、情景化、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同時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為后進生創造展示自身能力的契機,讓他們能夠在跳一跳就能夠夠得著的目標下不斷努力,從而有效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3]。其次,班主任應當主動去挖掘學生興趣愛好,在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下,嘗試引導后進生做一些自身感興趣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逐步引導后進生從感興趣的事情逐步遷移到學習中來。最后,班主任充分利用原有動機遷徙,致力于引導后進生將自身對學習之外的興趣逐步轉移到學習興趣領域,肯定后進生已有的興趣愛好,致力于幫助他們尋找興趣愛好事物與學習之間的相似性、共同性。比如,部分學生不喜歡學習,但他們喜歡各種小發明,希望未來做一名科學家,班主任可以引入楊振寧、錢學森等名人的故事,讓他們了解要想在自身感興趣的事物方面取得成功,必然需要建立在不斷學習、進步、深造的基礎之上[4]。
總的來說,后進生轉化作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至關重要的工作內容,同時也是班主任的一種責任與使命。對班主任來說,應當充分結合后進生成因,結合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將德育滲透到班級管理、后進生轉化過程中來,通過科學合理的德育引導、德育形式創新、強化自信體驗,能夠進一步提升后進生轉化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