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三河市匯福實驗學校,河北 廊坊 065201)
關鍵字:初中美術;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隨著初中教育體系改革的推進,人們對于初中階段教育的側重也愈發的發生了轉變,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核心素養教育模式在實際課程開展中應用的不斷深入,美術教育在這一時代發展背景下也隨之迸發出了新的活力[1]。傳統的美術教學課堂已然無法滿足現階段教育的實際需求,如何著眼于初中學生的主觀需求,為學生們營造豐富多彩的美術課堂就成為了現階段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就目前而言,雖然初中美術教育已然開展了數年時間,但是受固有初中教育思維和中考需求的影響,導致在很多初中教育環節美術教學的目標沒有被切實有效的落實下去,從而引發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首先,便是就目前初中美術審美能力的培養而言,教師對于審美能力培養重視程度不夠是目前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2]。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僅會致使這一部分美術教師對于課堂目標選擇的偏頗,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審美能力的養成。比如,在進行部分情感色彩比較突出的美術作品評述環節,教師如果單一的針對其繪畫手法進行評述就必然會造成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出現偏頗,進而影響學生美術審美的能力。
其次,便是大部分初中美術課堂都會選擇單一評述的方式來實現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單一、枯燥的評述方式必然會降低學生們對于美術課堂學習的興趣,影響后續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3]。比如,就部編版的美術教材而言,其美術鑒賞內容的選材大都集中于傳統美術作品,限制了學生對于美術作品了解的覆蓋面,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為后續審美能力的提升埋下隱患。
結合上述初中美術教學現狀的研究,本文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實現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隨著新課程標準在初中教育中的落實,再一次將藝術、美術類知識的培養呈現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尤其是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美育教育逐漸成為了現階段初中教育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后續中考的成績[4]。所以,如果想要實現通過美術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首先就需要從提升各教學主體對于這一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積極的參與到學生審美能力的共建過程中來,實現多渠道、多方位的對于學生美術審美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預期的美術教學目標。
對于初中美術課程而言,美術源于生活且優于生活,很多美術課堂上的知識都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予以不同程度的體現,由此,在進行美術教學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應著眼于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進行篩選,突出教材中與生活相關聯的部分,并通過學生們感興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其能夠在自主的狀態下實現審美能力的提升[5]。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初中美術七年級下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們帶到戶外,讓學生們切實的感受春天的氣息,同時讓學生們切身實地的感受到春天所蘊含的美好,以此來凸顯教材中的審美教育目標。
時代的發展為初中美術客廳的開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教師將“美”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提供了可能。由此,在這一發展背景下,教師們應積極地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落實在實際的美術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影音、教學技術等項目的應用提升學生們對于美術的認知范圍,從而實現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初中美術《校園藝術節》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影音的方式將以往的校園藝術節設計情況直觀的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啟迪學生們對于美術的審美能力,同時引出后續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在這一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國內外多類型的藝術節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豐富學生們審美的覆蓋范圍,以此來實現對學生們審美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這一特殊階段的美術教育來說,培養學生們發現美、審視美的能力已然成為了現階段初中美術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標之一。由此,筆者通過上述研究,針對教師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重視程度不夠、課堂評述方式單一的問題,可以從提升審美教育重視程度、明確審美教育內容以及創新教學方式這三方面舉措來實現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