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重慶 400014)
財政票據是指由財政部門監制、印制、發放和管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具有公共管理職能或者服務職能的社會團體、其他組織依照法規收取非稅收入或者從事非營利性活動收取財物時,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具的法定憑證。醫院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經濟活動進行,其中所使用的財政票據類型多、數量多,給財政管理問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提高醫院財政管理效果,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應當對醫院的財政票據管理進行改革,加快電子化改革的建設,積極引進信息技術。電子化票據改革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醫院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強化對財政工作的管理,積極采取各項措施進行改革。
制度是保障措施可以有效實施的重要內容,因此醫院要想加快電子化票據管理改革速度就必須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1]。在醫院以往的工作過程中,往往更加重視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對財政管理工作并不重視,這也就導致醫院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問題。在制定電子化票據管理制度時,需要遵循“用制度管理、用制度管人”的原則,增進醫院財政部門工作的透明度,從源頭上杜絕截留財政資金的行為,為合法化的財政票據的電子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為了強化制度的有效性,醫院管理人員可以制定獎罰工作,對于在電子化票據改革進程中表現優越的工作人員提供獎勵,反之則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醫療技術和醫療設備都呈現了信息化的特點,加快了醫療行業的發展速度[2]。因此,為了加快電子化票據改革速度,應當將現代科學技術作為重要基礎,讓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走入一個新臺階。醫院的財政管理人員需要按照財政部的統一部署,積極開拓改革的方向,開拓創新不斷拓寬新視野,實現財政票據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以網絡或者智能卡傳輸票據信息代替手寫票據。完善電子票據的防偽措施,通過相關高科技的運用,有利于促進電子票據的安全性、合法性。
電子化平臺是電子化票據改革的重點內容,也是必經之路,對于電子化票據改革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在建立電子化平臺之后,醫院財政部門可以對財政票據進行封閉式管理,讓多方在同一個平臺中對接數據。如醫院的服務器可以與相關的政府網站對接,讓人們可以在平臺中完成繳費、開具票據等一系列工作,加快了票據的管理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紙質資源的浪費。電子化平臺的建立可以更好的對數據信息進行保管和存儲,避免了紙質資料容易受潮的問題出現[3]。醫院需要找到網絡技術和電子化票據管理中的契合點,逐漸對電子化票據管理系統進行完善,按照國家的要求完成電子化平臺的建立。
要想加快醫院財政部門電子化數據的改革速度,必須要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要求這一支隊伍掌握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態度。醫院管理人員需要積極引進新的財政管理人員,不斷完善電子化票據管理隊伍的水平和隊伍組織體系。通過完善票據開具過程的責任制要求,落實工作崗位負責制,從而提升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讓他們可以熟練的操控和使用電子化平臺[4]。
新時代的背景下,傳統的財政票據應用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日新月異的需求。醫院必須要認識到電子化票據管理模式的意義和重要性,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票據管理改革速度。醫院需要逐漸建立財政票據電子化制度,加強風險防控管理,促進電子信息技術的創新,構建高素質的隊伍,在統一平臺的基礎上,促進財政票據電子化制度的改革進步。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會有越來越多的醫院逐漸應用電子化票據管理模式,這對于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和醫療體系的改革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