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第十七中學,遼寧 大連 116023)
21世紀,人類社會全面進入信息化階段,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教育領域將信息技術的應用更是提升到重要地位。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就指出:“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可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已逐步進入教育教學觀念中。
從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學改革的全局出發,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已然成為現代初中地理教學的一種趨勢。而從地理學科本身特點分析,地理知識有很強的空間性、直觀性特征,多媒體教學的直觀形象性特點可以有效提高地理課程的教學效率。
通過對哈爾濱市12所初中地理教師發放的44份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得出,90%的初中地理教師都使用過多媒體教學方式,其中95%的教師都選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的教學方式。筆者又進一步通過訪談法調查得出,選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使用的教師中,有75%的課時不使用多媒體教學,只使用傳統教學完成授課,而只有25%的課時是在一節課中結合使用了多媒體教學。由此可以看出,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范圍是很廣泛的,但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習慣和教學觀念上還屬于傳統教學。
1.形式大于內容
多媒體教學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至今也只有二十年左右的歷史,但對于高度重視素質教育的現今社會來說,多媒體教學與課程的整合在某些方面代表著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與之相伴隨的是對教師的評價標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應用多媒體教學,成為了對一名教師教學質量評判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教師只是在為數不多的公開課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或者上課時甚至只令多媒體處于應用狀態,出現一張地理圖片顯示一節課的現象。所以,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要在與教學內容方面進行提煉整合,使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符合教學內容的需要,確實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避免多媒體教學應用的形式大于內容。
2.傳統教學多媒體化
在多媒體教學與初中地理課程整合的過程中還有一個誤區就是傳統教學的多媒體化,即將傳統教學的教材和板書變成電子教材和板書。而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的意義實質上變成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是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如多媒體計算機、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學最本質的要求是在整個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要求,將多媒體教學有機地融入課程教學過程中,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還處于初級的探索階段,因此多媒體教學與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的整合還有待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和探討。在此,立足于提高地理教學效率的根本原則基礎上,對如何促進多媒體教學與初中地理課程的整合進行粗略的對策分析。
在促進多媒體教學應用過程中,教育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具有決定性作用。教育政策不僅體現教育教學的原則和目標,更重要的是對教師的教學建立起一定的規范和評價體系。所以教育政策具有導向作用,直接決定教師的教學行為,而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滿足教育政策的要求。
現在的初中地理教學在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方面,側重于是否應用多媒體教學,學生課堂表現是否興趣勃勃等,而對學生學習的效果沒有明確有效的方式去衡量。所以,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更多的需要建立學生學習效果為主要內容并以學生的素質提高為重要評價目標的衡量體系。
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其中教材、學生、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要素都需要教師的機智組織,因此,在促進多媒體教學與初中地理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師的教學素養關系著多媒體教學觀念與實踐結合的效果,同時,教師的實際教學經驗的及時總結與反饋又可為多媒體教學與課程整合提供具有可參考價值的意見。
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素養應是多層次的,不僅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質量評價去培養教師在教學能力方面提高的意識,同時還應該在職前師范教育的培養過程中加強師范生的職業技能和教學素養的培養。
多媒體教學與初中地理課程整合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并且在增強教師教學能力和培養學生地理信息素養方面也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在多媒體教學與初中地理課程整合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種種問題,然而只要認真總結經驗尋找問題的癥結,在本著提高地理教學效率為根本原則前提下尋求解決之道,就能不斷促進多媒體教學與初中地理課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