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劍橋第三中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化學常識和基本技能,但高中化學知識的難度卻有了更大幅度的提升,給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阻礙。另外,化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如果教師不注意教學策略的優化,很容易凸顯課堂的沉悶氛圍,進而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所以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就要積極創新教學策略,豐富教學形式,爭取讓化學知識和化學課堂充滿樂趣和親切感。以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創新型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策略。
在現階段大部分的高中,教師仍然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口頭陳述教學內容,在要求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習題練習還是慣用的手法。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這種閉目塞聽的教學方法顯然對于學生來說是無益的。另外,化學教學過程中的實驗環節和實踐環節很少。按照化學的本質來說,化學其實是一門特征明顯的實踐課程,是關于科學的課程,是與生活相關的課程,對于化學來說,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探索。但是這在當下的化學教學中顯然是做不到的,甚至是欠缺的。而且,在當下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始終是課本中的知識,對于課堂的內容安排缺乏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吸收程度,因此對于教師的教學,很多學生感覺吃力,課堂學習效果欠佳。
作為高中化學教師,要用發展的教學觀了解化學學科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在化學實驗教學、理論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生活,消除學生對化學的畏懼心理,克服學生學習化學的心理障礙,消除學生與化學知識間的距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并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化學知識,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清晰認識。比如在給學生講解“二氧化碳的性質”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熟悉的東西進行實驗,如堿面與蠟燭等。通過實驗強化他們的理解,促進他們對課堂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推動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作為信息技術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微課視頻可謂是真正實現了無距離無限制的教學新模式,可以應用于課前預習,課堂輔助,課后總結回顧,同時還具備可見化的特征,并且能夠給予高中生更多自主選擇權,也是對碎片化時間的有效利用。高中化學知識點多且難,前文我們提及的許多難以實現的量化實驗,我們都可以通過提前錄制成微課視頻,讓大家進行觀看與學習,充分開發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教學過程更加合理與融洽。
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傳統的課堂經常是教師在不斷地進行知識灌輸和題目講解,幾乎沒有讓學生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和表達自己思維的空隙,就算是化學實驗,也很難有讓學生進行探究的機會,教師經常在做完演示性實驗之后就將課堂推進到下一個環節了,對于學生是否看明白,是否懂了,對其中環節是否有不同的看法等全然不顧,學生的個性化的潛能發揮不出來,很難在學科學習上有什么大的突破,更別說是自主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了;其次是教師將課堂教學環節安排得十分緊湊,沒有容學生去思考探索和進行交流解惑的時間,學生在教師的推動下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教學環節,長此以往就會失去表達和主動思考的興趣。
導致學生在化學學習階段產生學習疑惑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進一步分析或論證,或者直接讓學生開展小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處理能力。學生的合作學習也離不開教師的系統性指導,因此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指導方法,才能將合作教學指導的目標順利完成。其次就是在小組合作實驗探究環節之中,實驗活動的主體一般都是組內的各個成員,所以在課前做好分工也是十分必要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分組過程中各盡所能,相互合作,相互競爭,使得學生之間的配合度以及契合度逐步增強,每個人都能在他人的影響與調動之下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總之,高中化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課程,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化學是其學習中的一道屏障,學生談之色變。所以,作為高中化學教師,要想真正實現有效教學,首先就得想辦法克服學生對化學的恐懼心理,讓學生正確認識化學,并通過靈活的課堂教學以及結合生活的實驗演示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