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第二中學,江西 南昌 330100)
化學教師應該積極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號召,及時轉變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自主學習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不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而言,它都可以產生許多積極的影響。首先它能夠為教師和學生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幫助教師順利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同時由于它主要借助問題開展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討論研究的機會,便于學生自己動手探究發現。最關鍵的是自主教學這種新模式可以為教師和學生帶來更多的機會,改善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還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自主學習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把日常的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聯系起來。當然,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真正養成自主探究發現問題的習慣,還是需要從根本上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真正意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激勵學生參與到化學課堂之中。最后,自主學習教學實施的意義在于它明確了學生在學習中所處的一種主體地位,同時有利于維護教師“引導者”的身份,可以讓學生養成自己動手探究發現的良好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改掉過分依賴教師的不良學習習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學習的樂趣、探究的自由,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真正愛上自主學習。
在素質教育當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應該是平等且互相尊重的,不應該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傳統的化學教學一直遵循“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沒有意識到學生是獨特的存在,但教師唯分數論導致學生只會淪為應試教育下的考試機器,教學成效甚微。因此,只有化學教師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與時俱進地調整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應該秉持“教育為主、批評為輔”的教學模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化學的自信,及時地給予學生積極的正面評價。另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意見,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化學素養。
高中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不喜歡被人約束和控制,而是追求一種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但是一些教師總是過多地干預學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所以作為高中教師,就要適當放開手腳,給學生獨立學習的空間。為此,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不妨創新教學形式,以小組合作探究代替傳統的講授模式。這一方面可以給予學生思考的自由和展現自我的空間,并使其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共同突破學習難關,提高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深入到化學探究的各個環節,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對化學學科產生興趣,才能深入其中,真正意義上發揮化學自主學習的核心意義。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思想,摒棄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理念,結合班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實際接受情況,刺激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的熱情。
在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仔細研讀教學大綱,循序漸進地設計化學教學的步驟,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化學學習的重點與難點,避免學生出現厭煩情緒。其次,化學教師自身應該不斷提升化學專業知識與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及世界觀,進而幫助高中生更加便捷地掌握化學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教師也不可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應該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與接受能力的高低,對高中生的化學素養進行多樣化的評價,幫助不同層次的高中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另外,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適當減少化學作業,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化學教師切記不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超綱、超前、超時的教育,應該秉持“教學簡單化”的準則,幫助高中生感受化學學習的樂趣與魅力,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綜上所述,對于教育者而言,在具體實施自主學習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扮演好自身“引導者”的角色,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中。但同時教師也應該明白學生認知能力有限這個事實,及時給學生提供引導幫助,做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探究的信心,有效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真正學好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