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在高職院校擴招和自主選擇專業的前提下,越來越多零美術專業基礎的學生選報室內藝術設計專業,而該專業的學習發展對學生的美術專業基礎有一定要求。主要體現在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具備相當的色彩知識和設計構成能力等。為彌補學生專業基礎的不足,目前學校面向一年級學生開設有:《設計素描》課程、《色彩》課程和《設計構成》課程,對應相應知識的學習。
美術專業基礎的學習,一般是指對造型能力的訓練、對色彩知識及構成知識的認識和運用,這些技能的習得需要一個過程,僅靠一個單元60多個課時的學習,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通常學生剛了解課程的一點皮毛,就要進入到下一課程的學習。長時間下來,易出現學生基礎學習不扎實,技能學習不完善,學習效果不明顯,學習興趣下降等現象。
以實際接觸的學生情況為例,本校藝術設計學院17級室內藝術設計專業30-35人的班級,每班零美術專業基礎的學生占到絕大多數(有基礎為3-5人),18級、19級學生中,藝術生比重稍高一些,每班仍有半數以上學生沒有美術專業基礎。與學生大多基礎較差、甚至沒有美術基礎的現狀相對的是,美術基本功的學習非一蹴而就,它具有一定特殊性,常呈現階梯式發展,需要大量的練習和時間投入。學生大多對美術學習興趣低,學習較被動,水平參差不齊,在組織教學時具有一定難度。通過幾年教學實踐經驗的累積,個人認為學生可以通過有重點、有針對性的美術基礎訓練,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并快速進入后續學習。以下是關于高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學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作為高職院校的授課老師需明確,教授素描、色彩、構成等美術基礎知識不是目的,而是通過教學活動教授學生觀察方法,使學生具備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需要通過學習美術基礎獲得手眼配合能力,對形的把控能力,以及對色彩和構成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對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需要通過美術基礎課程熟知比例尺度概念、掌握色彩知識和空間設計知識。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和后續室內設計課程,如《人體工程學》、《室內設計制圖基礎》、《家居空間設計》的知識技能點聯系起來。
學生繪制室內設計方案時,時常面臨如下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餐廳的餐桌需要繪制什么尺寸;走道應預留多寬合適;衛生間內洗手臺、淋浴間、馬桶如何排布能兼具功能與美觀;臥室中衣柜、床、桌臺如何布置能使空間結構最優化等。這是后續實訓課程學習中的常見問題,也是美術基礎學習中關于比例尺度和構成的變體問題,作為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巧妙結合到美術基礎訓練中來,構建課程之間的關聯度。以素描課程教學中的形體、空間、透視問題為例,可根據學生需重點掌握的技能和方法,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設計特定訓練內容。
學生基礎不一,水平參差不齊是授課時的普遍情況,應在課前或第一次授課時對學生的基礎水平進行摸底測試并分組。對有一定基礎和零基礎的學生差別化教學,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訓練任務,因材施教。以素描教學為例,對有基礎的學生,前期應加強寫生訓練,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刻畫表達能力。對于零基礎的學生建議增加基礎訓練量,以石膏幾何體結構素描訓練為主,描繪對象從單體到組合體,漸進提升難度。通過訓練使學生對物體的形態、比例、透視能較好掌握,習得基本觀察方法和描繪能力后,再進行多個(簡單)物體的結構素描寫生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手眼配合能力,通過訓練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具備一定空間描繪能力和造型能力,與后續空間方案設計課程的技能點、知識點適度結合。如此學生不易產生畏難情緒,通過逐步達成目標樹立學習信心,更好地進入后續核心課程的學習。
受藝術高考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大多數針對藝術高考的培訓機構為了能在短期訓練中達到一定效果,非常依賴臨摹訓練。讓學生“背”描繪物體的“套路”方法,而非觀察、理解對象。經過培訓,學生大多無需觀察客觀對象,根據所學“經驗”就可“默寫”對象。這樣的美術基礎訓練,在快速達成一定效果的同時帶來了諸多弊端,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養成了忽視對象、不重觀察的行為習慣,并形成定勢思維模式。
藝術設計類專業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這與學生目前情況存在障礙,所以高職院校的美術基礎教學應該回到客觀對象本身,注重寫生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和方法,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描繪能力。通過課程打開眼界,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觀念意識,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有更全面的提升。
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中快速地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具備基本能力,形成正確的觀念意識,是高職院校美術基礎課程教學迫切要達成的目標,也是學生進行后續學習的基本條件。將室內藝術設計專業學習所需的知識技能同美術基礎教學結合起來,有目的地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一定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作為高職院校美術基礎教學工作者需要在教學實踐中為此不斷探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