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博師高級中學,廣東 惠州 516100)
人物速寫與人物素描可以統稱為素描,因為兩者之間都按照素描的要求對畫面進行刻畫。下面我們就從結構關系、造型動態準確性、結構等淺析兩者的相同之處。
從結構分析,兩者都是關于人物的內容。它們需要了解人體結構、軀干結構、四肢結構。例如:頭部結構,兩者都是頭部作為刻畫的重點,然而頭部結構的準確性要求是相當嚴謹的。頭部結構先要清楚頭骨的基本形,頭部形體可概括為一個高比寬的立方體,腦顱部呈圓拱狀,前面顴骨線以上至發際線為一個正方形,除了了解頭骨造型形,結構還包括了肌肉和五官的形體特征,兩者都需要以結構作為基礎課程,為后面的作畫做好鋪墊。
好的構圖也要兼備人物動態的準確性。在人物素描中,人物動態不準確,造型變形是學生作業存在的基本問題。人物速寫也一樣,速寫的比例動態、結構不正確,而對于兩者來說人物動態的準確性在畫面中猶如建筑房子的地基一樣,人物動態是否準確直接影響人物造型和人物形象。學生通過對人物動態的訓練,對人物動態描繪更準確。也更進一步理解人物動態與神情讓人物形象變現更鮮活。就人物站姿而言,兩者之間首先講求的就是比例造型的準確性。“站七”的比例,在人體動態的訓練必備的要素。倘若把站姿畫成五個頭高的身體比例,人物造型顯然就是錯誤的。人體動態決定人物形是否準確,動態包括人體運動的重心與透視運動。動態是人的復雜的感情心理的外在表現,是形象深刻化的關鍵。所以在人物造型中要十分重視動態的表現。通過一個月的訓練,小測后統計學生對人體動態掌握情況來看,短期內學生不能完全理解并畫出來。部分優秀的同學能掌握動態,大部分同學對人物動態的把握還是存在變形問題。
在人物素描與人物速寫中構圖都是它們最基礎的要素之一,講究構圖飽滿,上下左右平衡是作畫步驟首要任務。人物占畫面的位置恰當,遵循寧上勿下。人物的大小占畫面的比例飽滿為之一張好的構圖,反之有問題的構圖就導致畫面構圖有偏差。構圖是否恰當就決定了這張作業優劣。
兩者之間共同所需的黑白灰關系,教學中對人物刻畫都重視結構和立體感,注重幾何體透視,明暗關系人物結構,畫面空間需要區分主次,前后,明暗,虛實。在畫面中都會使用揉、畫、提、擦等手法結合使用,兩者之間需要學生重視對對象神態的刻畫,特別對頭部動態與神情的描繪,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氣質都跟頭部的五官刻畫表達出來,從而使畫面生動形象。
首先素描是繪畫種類的基礎準備,在繪畫的藝術中我們是以素描為造型基礎而不是速寫。早在16世紀末,在意大利成立最早的美術學院就將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課程。素描人物的繪畫又被稱之為“空間藝術”,在造型藝術等方面,素描是繪畫的重要基礎,通過透視效果,基礎構圖,人體結構,色彩明暗等來創造空間感。它從簡單幾何體靜物、靜物素描,人物素描、循序漸進地訓練。
其次人物速寫側重以線為主,用線對人物動態的提煉,調子作為輔助。通過線條的輕重,對人物結構理解和外輪廓采用變化多端的線條以穿插結合的方式表現人物的神情、動態。取之有用的線條,舍去多余的線條,用流暢線條勾勒出人物的動態。整體線條感特別清晰且有力道。整體畫面簡而不雜,豐而不滿。陰影面的繪畫通用線條為主,張弛有度,立體感十足。速寫與素描不同,他講求的是對人物刻畫的準確性極為嚴格,線條要一氣呵成,粗細事宜。要通過線條濃淡,長短表現畫面所需要的黑白灰,空間與色調的變化,讓作品有層次感、空間感、厚重感。當中以線為主或線面為主,線面為主就是我們講的線條為主帶少部分調子襯托的表現技法。也是人物速寫常用的一種方式,而人物素描側重的是畫面的整體。通過明暗關系、光影、黑白色調變化客觀反映人物形態,把畫面上升為有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自己的情感。
最后是兩者深入刻畫的的區別,速寫是以線為中心展開對人物的描繪,講究線條黑白畫面,力求形神兼備。而人物素描里可通過調子豐富的層次,對人物進行刻畫,特別對人物頭部的深入刻畫,栩栩如生可接近寫實的程度,而人物速寫卻做不到這一點。
人物素描與人物速寫都是以素描為基礎課程為大前提,本文在兩者的異同中對人物速寫與人物素描進行了一個階段調查研究。通過對動態、結構、構圖等方面訓練人物結構的準確性。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幾點對兩者的重要性,必須加強訓練。而人物素描中黑白灰調子能把人物塑造出美感,使得畫面更生動。同時人物速寫是對人物素描以線為核心提煉人物的精髓。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又有徑相不同之處。在現階段的美術教學形勢來看,只有把兩者觀點分析透徹,對幫助學生對形體結構的理解,老師進一步加強實踐到作業中,將對學生造型能力有顯著的提高,對速寫和素描和色彩這幾門科目幫助有顯著效果。同時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與對生活藝術探索的道路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