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閬中市白塔小學校,四川 南充 637400)
引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調動學生的感情、點燃學生的激情。同時,它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那么,要做到有實效地創(chuàng)設情境就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情境創(chuàng)設要有針對性。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以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和事件為背景,來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其次,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有趣味性。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讓學生獲得探究的樂趣、知識的樂趣、創(chuàng)造的樂趣。最后,創(chuàng)設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fā),既要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問題與已有知識有一定的聯系,又能感覺到新知識具有挑戰(zhàn)性。
在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指在現有課堂的基礎上,將課堂效率進一步優(yōu)化提高,是大多數教師為之努力的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改革和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要實現高效課堂的建立,就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熱愛語文學科,因此教師也應在這些方面不斷地努力,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進而提高閱讀課堂的學習效率。
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究與討論的過程,且在討論的過程中得到正確的答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小組成員在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的過程中,也會感受到小組合作的樂趣,同時也進一步學習他人的學習成果,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讓學生真實地喜歡上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積極參與其中,真正地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自主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提倡,確實有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我們也看到,有些課堂上的自主學習似乎有點放任,教師的引導似乎也有點隨意,實效性并不高。因此,追求課堂的生動活潑,不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種內在的、深層次的靈動。要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在課堂的教學中,既要有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有教師慎密的引導。自主和引導必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自主學習才能真正產生實效。
豐富多彩的游戲備受小學生的青睞,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我也觀察到學生總是愿意主動參與到好玩又有趣的游戲活動之中,且整個過程注意力高度集中。由此出發(fā),我認為要想創(chuàng)作趣味化的語文學習情境,進而保障高質量的語文教學效果,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引入與所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趣味課堂游戲。
以識字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你說我寫”的趣味小游戲,即學生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之一首先擔任“說”的角色,說出所學的漢字,每當他說一個漢字,其他充當“寫”這一角色的小組成員們則要快速寫出相對應的漢字,隨后,交換角色,由另外一名小組成員擔任“說”的角色,其他小組成員則要充當“寫”的角色,直到所有的小組成員都體驗了這兩個不同的角色為止;最后統計,看誰正確寫出漢字的個數最多,誰便是本組“你說我寫”趣味小游戲的獲勝者。這樣一來,原本枯燥、乏味的漢字復習便變得有趣、生動、靈活起來,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你說我寫”的課堂游戲之中,愿意在該游戲之中最大限度上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聽和寫,這同時也使得他們取得了更好的復習效果。恰當開展課堂游戲實施小學語文趣味教學進而獲取高質量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得以輕松達成。
因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會在教學中提倡“生活即教育”,因此可以得知,小學語文知識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也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有多么重要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逐步摸透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興趣愛好等,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他們發(fā)展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加強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學生都貼近生活,以便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所遇到的語文問題,便于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水平,同時讓學生更加了解生活,懂得尊重生活,享受生活,今后創(chuàng)造生活,扶持學生逐步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做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躍而忽視基礎。教師既要從表面上看課堂是否活躍,還要狠抓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的基石,沒有基礎知識的訓練,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就失去了意義。活躍的課堂氣氛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教師應把靜態(tài)的語言文字訓練、轉化為動態(tài)的實踐活動,使語文訓練與人文精神的熏陶融為一體。
結束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過去有一階段將背誦視為死讀書、讀死書,被課堂所拋棄。學生如果沒有積累就沒有運用,沒用大量的讀背,就沒有語文素質的提高。筆者認為只有多讀、多背,才能培養(yǎng)語感。新課程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在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的盲點。關鍵是要不斷地發(fā)現問題,改進不足,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除了教會學生識字記憶,還有就是要引導學生進行各方面語文知識的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學生文學底蘊的豐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與時俱進,以實現建立高效語文課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