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旅游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視覺傳達設計,是從傳統的平面設計專業發展而來,它主要是利用圖形、線條等,創造出適合大眾審美需求的藝術作品。隨著近年來藝術設計工作的不斷創新,視覺傳達設計思路也在不斷變化,而做好思維創新開發的前提條件,是明確視覺傳達探索的開發要點。
關于視覺思維,學界并未形成統一觀點,從不同藝術視角,學者們對此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認為,視覺思維主要是指社會個體為了獲取其所要表達的信息,分析、概括、加工和整理外界所感知的視覺意象,進而了解該視覺一項所表達的內涵的一個過程。視覺思維本質上是社會個體思維運動的一種體現,是社會個體基于自身對藝術的理解和自身審美導向,對所感知的外界事物進行創造性的把握和理解的一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視覺思維與一般的邏輯思維不同,邏輯思維更強調思維的內在邏輯,視覺思維則強調思維的綜合性、情感性、發散性、直覺性、創造性和非語言性。
以視覺為中心幾乎是所有設計活動都不可忽視的一項原則,視覺傳達設計自然也不例外。因為人們在面對視覺對象時,總是會不自覺地對最主要的、有意味的圖像感興趣,即先觀整體,產生總體印象后再接著注意到某一處,而這就是畫面的視覺中心,其可以讓人們的興趣點迅速集中,從而快速辨認物象[5]。正因如此,人們在觀賞過程中很可能會因此而忽略視覺中心之外的模糊的內容。可見,堅持視覺中心原則才能與受眾產生良好的互動,使視覺傳達設計本身的內容和內涵被深刻認知。
現代藝術學強調尺度比例對視覺傳達設計作品部分和整體的影響,不同尺度比例作用于同一事物及同一作品上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基于此,藝術設計人員在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中,要尤其注意作品整體和部分之間的尺度比例,防止出現不和諧、不協調的現象,最大限度地優化作品結構,為作品營造出一種和諧勻稱的韻味。藝術設計人員平時要提升自身審美意識,通過觀察他人的設計作品,提升自己對于尺度的掌控程度及對作品整體結構的把握。
整體感要求設計作品的各視覺要素之間能夠形成恰當而優美的聯系,彼此之間相互依存、互為條件,如內容主次的把握、版面布局的分寸以及點線面的處理等,都要進行科學地統籌規劃,做到局部服從整體。如此,只有在人們的視覺思維對事物進行認知時,才能夠更好地體會各種因素的張力表現,進而在心中完成一個完整的圖像。
當今時代處于信息化背景下,人們生活的信息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視覺傳達設計需要從當前時代人們審美以及精神需求出發,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以及先進的思想觀念體現設計的美感。因此,在視覺思維模式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以人為本融入到視覺傳達的發展信念當中,在發散思維上體現出創新以及多樣性,滿足廣大民眾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個性化以及多元化要求;同時,要在通過發散思維從全方位展開綜合思考,不斷豐富視覺傳達設計的內容以及設計元素,提升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力以及感染力。發散思維本身具有創造性的特征,其是人類創造思維的具體體現,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在現有設計理念上做出視覺突破,尋找不同的方法、利用不同的角度展開設計,可以打破現有設計的束縛,將具有創新性的元素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當中,從不同角度、不同目的上展現出視覺傳達設計的不同層次的美,使視覺傳達設計的感染力更強烈,從內心深處引起受眾的共鳴。這需要日常工作中、生活中設計人員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鍛煉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與時俱進的展開視覺傳達設計,將越來越的元素運用到視覺傳達設計當中,使視覺傳達設計不斷變化、不斷創新。
在眾多的廣告招貼設計中,將視覺沖擊力完美地融入其中的創造性的廣告招貼設計總是有著難以言說的奇妙之處,滿足了不同沖擊力對受眾的不同影響,實現了藝術效果的最大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其設計中個性化的視覺思維的表達。設計師要注重視覺創新性設計,為作品增添一種畫面感與立體感,提升人們的關注度。例如,對奶制品進行廣告招貼設計時,設計師可以將盛放牛奶的容器設計成人類骨骼的形狀,再配合牛奶被倒進骨骼使骨骼變強壯的創意,將牛奶作用和營養價值進行充分體現,如此既符合人們日常喝牛奶的正常思維,又在細節之處進行了創意性表達,無形中掌控了受眾的視覺注意力和心理變化。另外,在一則奔馳SMART招貼廣告設計中,設計師就沒有可以去展現汽車的圖形,而是將SMART的構成字母進行創意組合,既輕松實現了SMART的小巧,又將其在停車方面的優勢進行了淋漓盡致地表達,增強了招貼設計的視覺效果。
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藝術設計人員長時間的努力和訓練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同時,靈感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除了需要一定的契機以外,也需要藝術設計人員自身的努力。基于此,藝術設計人員可以進行誘導式的創新思維訓練,根據設計作品的設計要求對各個要素進行人為篩選后,找出視覺形象的特色和本質,從多個渠道獲得設計靈感,培養自身創新思維。除此之外,藝術設計人員要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尋找正確的藝術設計規律和模式,形成一套自己特有的藝術設計風格,更好地實現創新的目的。
視覺傳達設計工作的有序安排期間,想要達到視覺傳達思維模式的更新,應從提升視覺連覺的層面進行問題把握,而合理進行視覺討論與視覺分析討論過程中,一方面從主觀視覺感受上進行連覺能力的增強,它是視覺思維模式創新的基礎;另一方面,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思維判斷能力增加,能夠從眾多聯想因素中選擇最佳的因素,也是視覺傳達思維模式聯想能力提高的體現。某企業視覺傳達設計人員進行視覺思維模式創新探究期間,就主要通過思維模式探究法,進行聯想因素的探究分析。本次工作具體開展中的要素可歸納為:1.設計人員進行平面規劃與探究期間,不僅結合設計主題進行了相關要素的規劃剖析,還從視覺傳達的具體工作條件的安排上加以討論;2.設計人員不僅要從專業視角上,對色彩、結構以及規劃方式等方面進行評估,還要從普通受眾的視角上進行視覺欣賞價值的綜合討論,盡量確保視覺效果的美觀性和協調性;3.在進行視覺傳達聯想設計規劃過程中,注重設計因素分析、對比,通過系統的因素調控、關聯條件把握等方面調控實現視覺優化,是視覺模式創新的具體表現。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創新探索過程中,注重專業設計者和普通群眾審美需求之間的協同分析,是視覺傳達聯想規劃的主要方面;同時,實行視覺傳達創新探索中,合理進行對比條件的把握,是視覺思維聯想創新的次要方面,兩者的有機結合,為視覺傳達產業發展帶來了更新的趨向。此外,注重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中“語言”特征的把握,也是其工作開展不可小覷的內容之一。這里所說的“語言”,一方面是指色彩、文字等設計表現,一方面是指大眾審美需求語言。在進行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期間,注重思維認知中語言要素之間的安排,可以為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增加更新的色彩。如,視覺傳達作品中,合理進行色彩、文字以及分析條件的把握,都可以提升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品質,展現視覺傳達的藝術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視覺傳達設計的視覺思維模式也應隨著時代進行調整與創新,以便提升視覺傳達設計的科學性,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需要。文章從逆向思維、聯想思維、發散思維三個角度對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進行了論述,希望隨著時代的發展能夠不斷豐富視覺思維模式內涵,從而實現增強視覺傳達設計效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