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陽原縣廣播電視臺,河北 陽原 075800)
1.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計算機病毒又叫做Computer Virus,通常指的是電腦計算機程序的編制人員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可以破壞計算機的各個功能及其數據,同時嚴重影響計算機各個功能的正常使用而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在教科書中的定義是利用計算機軟件及硬件中存在的缺陷或操作的系統漏洞,有被感染的計算機內部發出的破壞計算機的功能及數據,同時嚴重影響著計算機正常功能使用的一組指令或程序代碼。
2.計算機病毒的類型
(1)按照存在媒體的形式進行劃分:按照計算機病毒的存在媒體可以劃分為三類,第一是網絡病毒,借助計算機網絡進行傳播具有感染網絡性質的可執行文件。第二是文件病毒,主要是對計算機中的文件具有感染性。第三是引導型病毒,主要感染啟動扇區以及硬盤的系統引導扇區。
(2)按照傳染的方法進行劃分:按照計算機病毒傳染的方法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駐留型病毒,在駐留型病毒感染計算機后會將自身的內存駐留部分放在計算機的內存中,這類病毒處于激活的狀態,使得計算機一直關機和啟動。二是非駐留型病毒,這類病毒在激活之后不會感染技術安吉的內存,但會存留一小部分(并不感染)。
(3)按照破壞能力的方法進行劃分:按照破壞能力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四類,第一,無害型病毒。在進行傳染時一定程度的減少磁盤的可用空間,對計算機的系統沒有其他的影響。第二,無危險型。此類病毒只是減少內存,顯示圖像發出的聲音等。第三,危險型病毒。此類病毒會在計算機的系統操作中造成嚴重的錯誤。第四,非常危險型病毒。此類病毒會自動刪除程序,數據,內存以及系統中的其他重要信息,而且當它們傳染時會造成無法預料的破壞。
1.寄生性
一般計算機病毒會寄生在其他的程序當中,當該程序進行時進行破壞,如果未啟動該程序,病毒不會產生破壞。
2.傳染性
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性最為可怕,只要病毒被復制或者產生變種后,病毒的感染速度快到無法預防,會借助各種通道如,軟盤,計算機網絡等等對其他的計算機進行傳染,會造成計算機正常工作的癱瘓。
3.潛伏性
對于一些病毒,它的爆發時間是提前預定好的,也就是指當病毒的預定時間及其他的條件完全具備時就突然之間爆炸開來,對計算機的系統進行破壞,有的是在計算機的屏幕上顯示信息,圖形或特殊的標志等,而有的是執行破壞系統的操作,格式化磁盤,或自動刪除磁盤文件,對系統中的文件進行加密等等。
4.隱蔽性
計算機病毒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有的可以借助一些病毒軟件檢查出來,而有的病毒就根本查不出來,變化無常,此類病毒在進行處理時較為困難。
為了更好的預防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造成的破壞,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知識,了解病毒是怎么產生的,病毒是如何運作的,它的癥狀是什么,它的傳播途徑有哪些,怎樣有效預防病毒的傳染以及在計算機病毒傳染時怎樣應對等等一系列的知識。只有將計算機病毒的知識完全掌握后才可以高效地預防并應對計算機病毒的傳染。
各個部門要定期對計算機的工作人員進行預防計算機病毒的培訓,讓工作人員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在進行一些登錄時及時地開啟防火墻,登錄完畢后及時的退出,在計算機的開機時設置一些高級的頁面密碼,同時定期對密碼進行修改等等,這些都可以避免一些計算機病毒的感染,加強工作人員對病毒的防范意識。
預防計算機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下載并安裝高級的殺毒軟件,利用殺毒軟件的作用,及時并定時地對計算機進行檢查,看是否有計算機病毒的存在。若存在計算機病毒,及時地制止病毒的傳播進而避免對計算機造成的損害;若存在一些不確定的軟件或文件,盡可能的處理掉,來避免計算機病毒的產生。同時,計算機中的殺毒軟件也要定時的升級,這樣才能提供更好的殺毒效果。
由于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性較高,對于一些可疑的計算機要盡早的隔離。因為計算機病毒會借助一些通道,共享文件或者是網絡等對其他未感染的計算機進行傳染,進而產生大量的病毒,這樣會使得計算機的功能癱瘓,計算機中的各個文件被刪除,重要資料被加密等等,這些都不利于企業或各個部門的發展,因此,盡早將一些可疑的計算機或者是具有傳染性的計算機進行隔離。
計算機病毒的感染性和傳染性較為迅速。因此,為了更好的預防及應對計算機病毒,各個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對計算機病毒的相關知識,同時還要注意在登錄時開啟防火墻或及時的退出以及設置高級的密碼,最關鍵的是下載并安裝高級的殺毒軟件定期展開檢查以及及時地將具有傳染性的計算機進行隔離等措施來進一步地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