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300110)
在基礎施工階段,基礎樁位的施工更加需要準確的工程測量技術保證。根據施工規范的要求,承臺的樁位的允許偏差值很小。一旦樁位偏差超過規范要求,將會引起原承臺設計的變化,從而增加了工程成本。嚴重的樁位偏差將會導致樁位作廢,需要重新補樁等處理措施。
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工程測量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墻柱平面放線、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體標高控制、樓板、線條、構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墻柱平面放線的精確度,直接影響建筑物的總體垂直度,對墻柱鋼筋綁扎、模板施工的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
在標高測量控制方面,能為模板施工提供準確的基準點,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證。同時為混凝土施工提供標高控制線,保證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確的標高控制,是施工人員嚴格按圖施工的前提。對于施工面積較大的工程,如何保證模板施工的總體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基本的前提就是測定一個準確、詳細的標高控制系統面。
全站儀具有角度測量、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三維坐標測量、導線測量、交會定點測量和放樣測量等多種用途。內置專用軟件后,功能還可進一步拓展。全站儀的基本操作與使用方法如下:
1.按角度測量。使全站儀處于角度測量模式,照準第一個目標A。設置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照準第二個目標B,此時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即為兩方向間的水平夾角。
2.距離測量。測距前須將棱鏡常數輸入儀器中,儀器會自動對所測距離進行改正。15℃和760mmHg是儀器設置的一個標準值,此時的大氣改正為0ppm。實測時,可輸入溫度和氣壓值,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大氣改正值,并對測距結果進行改正。量儀器高、棱鏡高并輸入全站儀。照準目標棱鏡中心,按測距鍵,距離測量開始,測距完成時顯示斜距、平距、高差。
3.坐標測量。(1)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2)設定后視點的坐標或設定后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后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后視方向的方位角,并設定后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3)設置棱鏡常數。(4)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5)量儀器高、棱鏡高并輸入全站儀。(6)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并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施工現場準備、基礎階段及低樓層的定位放樣測量,施工場地基本上還不會受到腳手架及模板的影響,高差不大,通視性好,用全站儀很容易做到在地面上對其平面和高程施工放樣定位控制,但是幾十層高的樓房,在地面對其進行施工放樣定位,不但只能對四周的點進行測量,而且還會受到腳手架及模板的遮擋影響,無法通視;另外地面上站點很容易被來往車輛破壞。現在樓層上柱、梁的放樣定位基本還是用皮尺在拉,很容易造成定位不準確,甚至錯誤。
大型工程的邊坡支護難度大,安全系數要求高。因此,對其進行定期限監測也是測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方法是:首先沿基坑四周的邊線每邊均勻設置3個監測點:再選取兩個可以通視的基準點,其坐標和高程已定出(既已知三維坐標)。通過全站儀三角高程測距法進行標站儀架設于其中一點上,另一點作為后視點,可定期測出監測點的三維坐標,并進行分析比較。
1.位移測量。水平位移觀測為平面控制測量,必須先在測區內建立平面控制網。水平位移監測網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用如下方法:(1)采用基準線法時,基準線兩端分別建立檢核點。觀測前先檢查基點是否移動。觀測時位于基點的全站儀和位于測點上的標牌均要檢驗對點器的可靠性,量取偏距時均移動鋼尺讀數兩次。(2)采用三角測量法進行觀測,控制網為三角網。三角網由測區內若干個起控制作用的點(工作基點)和基坑周邊按規范要求的間距設置的位移觀測點相互連接而成。觀測中使用鋼尺或紅外測距儀測量控制網中三角的起始邊(基線)長,使用全站儀觀測各三角的內角,按四等三角精度觀測。外業觀測成果經內業整理計算即可求得各點的位移量。
2.沉降測量。根據工程情況建立沉降監測點數個,施工期間每星期監測一次,如變量有異常,即加密監測。沉降觀測點的測量從沉降工作點起。丈量前后視距離,使同一測站前后視距離基本相等,滿足不調焦進行讀數的要求。轉站時用鋼釘砸入堅固地點,確保穩固可靠。第一次沉降測量兩次,取平均值后作為本工程沉降測量的初始值。以后各次可單程觀測,如高差有異常,即認真復測。觀測方法以沉降觀測基準點為起算點,測出每點的高程,然后將本次高程值減去上次高程值,得到沉降變化量。
3.高程的復測。應嚴格復測水準點高程。復測前應仔細對照設計單位所提供的水準點成果表上的高程與平面圖、縱斷面圖上所注相應水準點的高程是否一致,然后再到現地驗證該水準點的地面位置,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復測。水準點高程要進行往返測量。若高程閉合差不滿足要求,應查明原因,確定原因后,報請有關部門批準,再重新計算水準點高程,同時應修改相應受影響的里程樁的地面高程。在高程的復測中,中樁控制點(特別是在高填深挖處)最好用兩個水準點推導高程,這樣,可再次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