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張家口 075100)
現在的市政設計、施工標準與實際發展相比,有的標準滯后,有的標準空缺,這制約了工程質量水平的提高,造成先天不足。
現在國家有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辦法,但無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這使市政施工圖審查機構在審查市政施工圖時有些審查難以操作。其次,許多地市縣施工圖審查機構,無市政施工圖審查資質,無相應資格專業人員,這就使施工圖審查批準制度難以得到切實貫徹,并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現在有些市政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力與實際科技發展水平相比,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有些設計人員對現在國家新上的項目如污水處理廠等的設計缺乏應有的知識及經驗,使得在施工單位按圖施工時,出現圖紙自相矛盾,各專業圖紙之間相互打架,設備無法安裝,因設計不合理造成的經濟損失現象時有發生。
市政工程的建設單位多為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委托)的單位(部門),有些單位由于自身的權力,不執行基本建設程序,不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開工多日還沒有簽訂正式施工合同、監理合同;有的工程不辦理規劃許可證、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和施工許可證,檢查時才補辦,時常出現“三邊工程”;有的政府投資工程為追求所謂“政績”,一味壓低工期,甚至縮短設計周期,這極易導致工程項目設計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_工質量隱患,造成工程質量內在品質的降低,運行后出現大量質量問題。
現在施工企業質量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有些建筑企業搞內部項目承包制,項目部只給公司交管理費,這種類似轉包掛靠的行為削弱了企業對項目部的質量管理,極易導致質量低劣;有些施工單位不具備相應資質,只好掛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質保體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圖紙施工,擅自變更設計。另外,隨著建筑業的高速發展和結構調整,原來的許多分包企業逐步成長為總包企業,這些新興的總包企業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質量管理控制和現場施工質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環節。
市政工程項目所涉及的一些質量技術問題,往往是新技術、新工藝,要配套的專業多,甚至有些是突破現有規范的設計技術,市政工程設計單位及人員應加強對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的學習,加強對新技術規范的學習,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的設計質量。
施工單位要提高工程質量意識,強化企業內部的質量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質量內部保證體系、堅持工序“自檢、互檢、專業檢”的三檢制度。另外,市政工程建設在技術和施工組織上都有其獨有的特點,其它行業初次進入市政工程建設的單位和施工人員如不具備市政工程建設的知識和經驗,無疑將對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對其它行業初次進入市政工程建設的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要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沒有材料就無法施工;材料質量是工程施的基礎,材料質量不合格,工程質最也就不可能符合標準。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材料的質量標準是用以衡量材料質量的尺度,也是作為驗收、檢驗材料質量的依據。
1.路基及溝槽的中線、邊線經復測合格,水準標高放到現場并經復驗。原有管線以及鄰近建筑保護落實后。方準予施工開挖。挖土過程中。嚴格挖土機械在溝槽邊、支撐上行走、碾壓。挖出的土及時裝車運走。控制基底超挖。復測基底標高。驗收基槽質量。特別防止超挖土處的回填土。
2.填筑前對基底進行徹底清理,挖除雜草、樹根,清除表面有機土、種植土和垃圾,并對軟基進行處理,對原基底進行壓實處理。
3.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作為填筑材料,同時要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溝槽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實,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一水平層應采用同類材料,不得混填。出現路基彈簧土時,應將彈簧部分挖出曬干后再回填。
水泥石粉穩定層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混合料不均勻、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壓實度不足、壓實時發生龜裂、不板結、表面起皮松散、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其主要控制措施有如下幾方面:
1.選用合適的搞拌機進行施工,保證有足夠的搞拌時間(不少于90秒鐘)。石粉的顆粒徑控制在5mm以內。
2.選用12噸以上的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碾壓。壓實厚度在15cm以下時,可選用12~15噸壓路機:壓實厚度在15~20cm時,應選用18~30噸三輪壓路機:壓實厚度超過上述時,應分層碾壓時應先輕后重。
3.混合料在拌和碾壓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含水量,經常檢查,含水量不足時,應及時灑水,使之達到最佳含水量時才碾壓。混合料在鋪攤后應在2小時內充分碾壓完畢,并保證一定的碾壓次數(不少于8遍),直至碾壓到要求的密度為止,同時表面無明顯輪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