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哈爾濱 150403)
(一)國家政策層面重視BIM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2001年至今我國建筑行業已經啟用了BIM管理模式,但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來說,我國這個新型的模式起步太晚,且缺少相關的高配置的人才,普及率也較低。直到2010年以后,我國才開始大力普及和推廣BIM管理模式的應用。大力推廣BIM技術在設計和施工階段的應用,并提出了在國內大力推官這項應用的階段性目標。我國在政策方面對這項技術給與了大力支持和肯定并提出BIM技術是以后建筑行業發展趨勢和基礎。并頒布了不少針對于BIM技術推廣的政策性要求和文件,又有具體項目的推進目標,還在技術層面對于這項技術推出了指導性的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還頒布了《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積極推進“互聯網+”和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在其中BIM技術是這個文件提出的五大信息技術首位。同時在對于企業信息化要求中再次強調深入研究BIM,可見住建部對于BIM技術推廣的力度和決心。
(二)BIM技術在國內外工程造價中的應用現狀
國外工程造價在BIM技術的運用上主要通過建立專門的平臺進行數據共享,從而達到在線下將施工數據傳輸到信息平臺系統中去,建筑施工管理人員可以直觀對施工設計和預算進行檢測,也可以對施工進度進行觀察。并將觀察到的信息通過共享平臺傳輸到在這個建筑項目中進項投資和建設的各方手中,進而提升整體的建筑施工質量。我國主要以建立模型的方式將BIM技術應用到工程造價中,對施工信息進行收集以及簡歷三維立體模型是施工設計階段一個常用的方法,給接下來的施工現場作出明確的設計指導和方案。全面監管施工進度、施工資金以及施工質量,并將數據放置在三維模型中,到達預想的全面監控和管理的效果,并提高工程效率和減少施工工期,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效率和準確率,提高了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工程造價分析能力。
(一)提高工程造價的嚴謹性
在建筑施工中我們要讀建筑信息進行全面收集,那么擴大信息收集范圍和提高信息準確度便是重中之重,BIM技術是可以準確的完成這一任務的方式。以往我們收集建筑信息都采用傳統手段即主要通過人工檢測以及人工測量的方式進行收集,這種傳統的收集模式不但增加了施工人員的工作量,還容易在收集過程中出現不同的或大或小的錯誤。但這一點小小的失誤可能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由此可以看出,BIM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過對建筑施工人員提供準確信息數據的方式,施工單位要加強對施工成本的控制力度,以便提高工程造價的嚴謹和準確性。
(二)提高了工程造價施工計算的準確性和計量起到了優化的作用
首先,BIM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有一套相關的標準和工程計算方法的,施工人員必須將這兩者有效的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了工程造價施工計算的準確定。同時,利用BIM技術還能夠將工程數據的計算結果轉化成電子形式,為建筑管理人員的數據觀察以及計算提供便利條件。另外,利用BIM技術建立的三維模型在修改的過程中不需要進行重新模型,在施工過程中不同專業部門的員工都要對目前的模型進行核對調整。這種方式能夠避免在重新建立模型過程中出現計算失誤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工程造價在計算上的準確性不就要對BIM這一技術運用起來。其次,合理高效地使用BIM,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當中就會事半功倍,傳統的工程造價模式上文也提過,不精確性和容錯度很高,很容易在管理上造成不良的后果。BIM技術的應用則可以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的手段和3D模型更科學更有效的對工程的工程量以及價格進行進行分析和比對,將計算出的工程工量的準確度達到最高。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整個結構計算的精準度,還能夠在加強技術基礎的同時減少各方面的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并能夠更準確的控制結果在預料之中。
(三)對數據的協調和共享工作起到了加強的作用
就BIM技術而言,它比其他技術的優勢在于它擁有一個十分龐大的數據庫,而且能夠科學準確地完成數據共享這個效果和目的。通過數據分享的方式,在工程造價過程中能夠合理分配共同協調。第一,完美的應用BIM技術,能夠使工程造價中存在的大量數據進行完美的溝通和交流,掌握和分析更具有針對性的數據,利用這些分析出來的數據在建立一個專屬數據庫,并且完善數據庫,為日后的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日后的工作提供數據,提高辦事效率。第二,如果有了數據庫的建立,就能夠全面的在施工、設計等多個方面之間實現數據共享,還能使各個部門之間互相配合,協調工作。這也就意味著加強了建筑方和施工方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為建筑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第三,BIM技術的充分運用可以將建筑各方面的內容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將統一建立起來的數據資源共享。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在工程中所產生的不必要的成本。
BIM又稱建筑信息模型,它不像CAD是一款設計軟件,而是一種管理手段,是實現建筑業信息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工具。為了增加平均利潤,BIM技術的載體是三維幾何模型,集成建筑的物理信息和過程信息,并通過開放性的數據標準以實現建筑工程不同壽命期和各參與方之間的信息共享,從而促進項目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的提升。然而,據相關數據顯示,但現在我國對BIM應用的層次相對較弱,大多數企業部門還是以設計階段的應用為主要載體,這就不能夠發揮出BIM的優勢所在,且他們有設計階段向施工階段過度的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