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29)
灌溉過程是農田水利工程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利用人力以及灌溉機器等工具,把水資源運送到農田內,從而為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提供物質基礎保障。在農田水利灌溉過程中,要不斷地考慮農田的水質問題、土壤環境以及農產品生長特點等多種因素。而我國地形面貌發展不一,無法制定出適合我國所有農田發展的節水灌溉標準,且當前某些農田水利工程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時仍然使用傳統的直接灌溉手段,水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诖耍岢龉澦喔壤砟?,完成對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科學的運用節水灌溉技術,通過灌溉設施對日益短缺的水資源進行科學使用,不但可以使農田水利工程灌溉面臨的難題得以解決,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著農民收入的遞增以及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為亞熱帶北緣山地氣候,垂直氣候差異明顯,形成了亞熱帶、溫帶、寒帶疊次鑲嵌的不同氣候類型區。春、秋2季受南風、高溫和大量降雨的影響,冬季受北方寒潮影響,氣溫低、濕度低、雨量少。部分地區未結合實際情況,未對農作物生長的環境、氣候、土壤和作物的種植結構的現狀和前景進行評估,種植結構不合理,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造成了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降低了作物的灌溉效率。
目前存在著渠系節水與田間節水脫節、灌溉與農業脫節的問題。有些工程實施了渠道襯砌或管道輸水,但田間改造跟不上,節水效果不顯著,有些工程節水設施很先進,但缺乏適宜的農業技術與之配套,節水與增產的關系未處理好,影響了農民主動節水的積極性。
目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管理制度還不完善,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結合現實情況來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來指導高效節水項目的實施。水利部門在規劃水利工程時應該充分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的規劃,針對不同地區、土壤結構,選擇最合理灌溉方式,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業水利建設灌溉工程的監督,在水利建設中嚴格按照標準驗收,未達標的水利工程應督促建設單位整改至達標,并對該建設單位進行相應的處罰。節水灌溉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應加強后期的維護管理工作,具體的責任落實到相關人員,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定制有效的制度,嚴格監督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具體實施情況,并對相應的責任人進行考核。對于水資源浪費現象,一經發現,必須進行嚴肅的懲處。通過制度約束,讓節水意識滲透到人們的思維意識中。
水灌溉技術的開發和使用力度,讓節水灌溉技術能夠覆蓋更多的地區,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政府相關科研部門以及科研人員作為農業科學技術的承擔者,要對我國不同地區展開深入調研,在了解各地區水資源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實現節水灌溉技術的新開發和使用。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的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現狀制定相應的科研資助政策,為科研部門和科研人員技術研發和創新提供經濟支持。與此同時,通過對國外先進節水灌溉技術的實地考察和引進,實現現有技術的創新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當地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實現節水灌溉技術的適當調整和完善。除此之外,農業技術具有一定公共物品的性質,其不能單純地依靠市場來實現調節目標,需要政府這只“無形的手”發揮作用。
應遵循因地制宜的方針,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對其環境、氣候、土壤及水資源的現狀和未來前景進行評估,結合當地的土壤特點和農作物情況選擇最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灌溉技術。因此,不同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配置水資源,合理優化農作物的種植結構,減少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提高作物的灌溉效率。例如:針對水資源豐富的河壩川地,適合運用噴灌技術大規模種植水稻,高半山區應該大力推廣引進耐旱性優良的農作物種類。同時,要進一步發展立體種植,減少農業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科學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有關部門需要采取積極措施,協調水資源規劃,落實具體責任,確保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現階段,全膜覆蓋、膜下滴灌等農業節水技術得到了有效應用,其在“大禹節水”工程中的應用,為該地區謀劃大項目、建設示范區、推廣農業節水新技術提供了很大的機遇,該地區的農民群眾通過轉變傳統的理念,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并對農業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節水種植的作物品種。同時,為了實現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相關部門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平臺的基礎上,將高效節水項目建設作為載體,創新并優化了相關機制,抓住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機遇,使得很多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運營和管理中。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水資源短缺的資源發展現狀,要真正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需要加快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節水灌溉技術作為資源短缺發展形勢下的產物,要真正發揮其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作用,需要在完善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發展制度的基礎上,充分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并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開發投入力度,加快新型節水灌溉技術的利用,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推動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