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凌源市第三高級中學,遼寧 凌源 122500)
體育課堂是學生訓練體育技能和學習體育知識的主要場所,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構建體育課堂文化,既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需要。隨著體育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體育課堂文化的構建也越來越被重視?;谝陨弦蛩?,從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研究了構建高中體育課堂文化的方法。
體育課堂是學生練習體育運動技能和學習體育知識的主要平臺,是一個微觀社會系統。體育課堂文化是社會文化、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是體育文化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主要發生在體育課堂這個特定的空間,包括體育教學制度、體育教學理念、體育課堂精神、體育課堂行為等方面,是在長期的體育教學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其參與主體是學生和老師,以體育文化知識學習和體育技能訓練為主要內容,是一種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文化,也是一種群體文化。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提倡不僅要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訓,還要注重學生體育文化的培養。
首先,構建體育教師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范。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塑造學生堅韌不拔、奮勇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品格,作為高中體育的教育者首先自身要具備這些品格。高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高超的體育技能和深厚的體育文化素質,還有具有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范,用自己良好的精神品質去影響身邊的學生。只有這樣,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才能更好地培訓學生體育技能、傳授體育知識。例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老師要穿戴整潔,如穿戴干凈整齊的運動服、運動鞋等,提前到達課堂訓練現場,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也形成這種良好的行為規范。
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范。學生是體育課堂的直接參與者和最終的學習者,體育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取決于學生的訓練和學習情況。因此,融入行為規范構建高中體育文化課堂,必須要注重學生精神風貌的培養。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除了以老師自身的舉止言行影響學生以外,還要給他們傳授體育道德、體育精神、體育內涵等方面的知識,使他們在體育課堂上行為端正、團結友善,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行為規范和精神風貌。
體育精神是體育文化的靈魂,學科核心素養下構建高中體育課堂文化,需要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
1.培養高中學生集體合作的體育精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體育活動就是一種集體活動,雖然注重個體技能的發展,但是必須置身于集體的大環境中才能發揮其優勢?;趯W科核心素養的高中體育課堂文化構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和價值觀念,引導學生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集體互動中合作完成體育目標。培養學生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團結協作,為了共同目標積極拼搏的精神。
2.培養高中學生奮勇拼搏的體育精神。體育中奮勇拼搏、敢于突破的精神,無論是在體育課堂還是比賽現場,都要求面對目標敢于挑戰、勇往直前。把這種體育精神融入高中體育課堂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性格,使其今后無論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遇到困難不氣餒、不退步,敢于挑戰,成長為具有堅強意志的優秀人才。
3.培養高中學生良好的思想品格。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規則,每個動作都有一定的規范和技術要求。核心素養下構建高中體育課堂文化,要注重培養高中學生遵守規則、誠實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思想品格,這也是學生們今后無論在學習上還是事業上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良好思想品格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公平公正、誠實守信、遵守規則的道德品質。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在體育課堂上老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真摯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引導他們自覺地參加體育課堂訓練。真誠地尊重每一個學生,切忌厚此薄彼,與他們獲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激發他們參加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其次,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建立起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讓學生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建議和看法,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隔閡,取得學生對體育老師的信任和理解。再次,在教學中要投入真情。用真心感染學生,認真傳授給學生體育練習方法和動作技術要領,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追求寓教于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尊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個性化區別,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不同,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作為體育老師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性,引導他們采取不同的體育學習方法,進行個性化的體育訓練,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體育項目。追求寓教于樂的體育教學方式,運用靈活、新穎的體育教學手段,把那些枯燥、乏味的體育動作變得生動、有趣,全力構建和諧體育課堂。
總而言之,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構建高中體育課堂文化,要認真研究體育課堂文化的內涵,通過開展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不僅要讓學生具有健康強壯的體魄,還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體育觀念和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