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
(河南省南陽工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過程、教學資源開發、設計、利用、管理、評價等存在直接的聯系,合理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優化課堂教育模式,提升課堂教育效率。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提升其教學有效性,讓語文知識更加具體化,且多樣化的課堂展現形式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突破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加深中專學生對語文的認識和理解,提升語文課堂整體教學效率。
想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全面發展,就需要先在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教育技術符合中專生的獵奇思想,不但具有新穎性,還具有靈活性、趣味性等其他多種較為顯著的特點。中專生年齡較小,心智還并未完全成熟,在看待問題過程中往往是充滿感性的,所以教師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針對性較強的課堂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基本目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打造更為新奇的教學情景,提升學生的情景代入感,讓語文課程更具新引力,讓學生進行趣味性學習。
教師可以通過現代教育技術中的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創建新時期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新媒體技術中所蘊含的語文教學資源極為豐富,是提升中專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中專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過程中可借助新媒體技術設計相應的情景對話,讓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在課堂中進行充分的交流互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魅力,提升中專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多種形式能夠增加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感官刺激,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力,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
現代教育技術中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在中專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的深刻,讓學生能夠在上述表達形式中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語文教學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并能夠在復習過程中起到有效的鞏固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語文課堂更加生動、形象、直觀,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啟發學生思考的重要教學手段,直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有所了解,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改變了一直以來的圖書閱讀模式,之前的圖書閱讀都是紙質化的,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發展,開始出現電子圖書的形式,導致現代人的閱讀呈現碎片化。但是,電子閱讀的方式卻讓閱讀更加便捷,比較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節奏,也開始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要閱讀形式。電子圖書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廣、成本低,比紙質閱讀更加便捷,因此中專語文教育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鼓勵學生運用手機進行閱讀,不斷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手機電子圖書閱讀更多的經典文學名著,以此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為了在中專語文教學中充分地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優勢,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讓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興趣。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特點,然后在此基礎之上選擇合適的現代教育技術,并進行教學課件的制作、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模式的選取等工作;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在制作教學課件過程中導入不同的音頻、視頻、動畫、圖片、文字等,并將每一個課件的內容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聯系和區分;重點教學內容需要對其進行標注,并增加相應的討論環節,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理解;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模式等等,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選擇能夠讓教學效率更加顯著。
現代教育技術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但若僅依靠現代教育技術也無法真正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中專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讓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相互配合、相互發展,共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針對較難理解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和課堂講解的模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并在黑板上書寫較為重要的知識內容,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記錄、整理,不斷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實現中專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能夠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因為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若不讓兩者結合,讓學生進行有效過渡,直接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學生必然無法有效的接觸相應的知識,但通過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便能夠讓學生快速地接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時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中專語文教育中必然會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主導,中專語文教師必須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熟練的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不斷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