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軍玲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電化教育中心,陜西 西安 710500)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及有效教學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之間的融合已成為一種趨勢。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通過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創造豐富的教學情境,給語文內容的深入探討帶來良好的預期效益。作為教師,我們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培養他們具有主動汲取知識的愿望并能付諸于日常生活實踐,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如何才能培養出這種能力,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相互滲透與有效融合呢?我就自己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進行有效深度融合談談自己的看法。
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完美融合不僅能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為學生們的學習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有效地融入視頻講解、課件展示、音效播放以及 FLASH等多種信息技術手段,既能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讓語文課堂熠熠生輝,還能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各方面感覺產生良好的刺激效果。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運用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深刻地感知課文所描寫的時代背景與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對文章內容的體驗,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從而與作者在思想上產生共鳴,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可以在語文課堂學習中融入絢麗多彩的圖片與動感的視頻資料,能讓小學階段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課堂學習的樂趣與美好,充分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樂趣,增加他們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契機,特別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學效果尤為顯著。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展示聲音、圖像或其他信息課件等方式來發揮多媒體功能,將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融入到相應的情境之中,提升學生學習注意力,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增加學生的好奇心。運用這種趣味性十足的教學方式引導小學階段學生進行學習,能將寓教于樂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讓語文課堂生動鮮活。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極大地緩解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學習壓力。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例如:微視頻、微課、課件、數字故事、微電影、優質課等網絡優質教學資源能強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小學生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了較為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將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將會更加有利于小學階段學生進入課文內容的情境中,大大減少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產生的枯燥厭倦心理,不斷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充分尊重和支持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盡可能憑借自己獲取的已知信息對未知問題進行探究。語文課堂教學通過信息技術展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深刻的代入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知識的探究活動中,認真思考實踐探究中的問題。還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以靈活多樣的方式鼓勵小學生對探究的語文問題進行相應的總結,發現其中的知識點,進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構建良好教學氛圍。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相融合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而這種有效“融合”不是簡單的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師教學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徑,實現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的優勢互補,以此提升教與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從而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化素養,實現教育教學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