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婷婷
(浙江省樂清市芙蓉鎮第二小學,浙江 樂清 325600)
分支繁瑣、內容冗雜的復習內容,讓學生在“記”山中磨練,在“題”海中浸潤。傳統的語文復習課效率低下,更新復習策略,必須摘掉老標簽,充分調動學生的復習主動性,給予學生恰當的學習方法指導,對教材內容做精妙的處理,結合學生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習掃除復習鞏固中的障礙,讓復習課增值高效。
“統一化”下的語文復習課,不能有效地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機械重復的知識灌輸不能讓已經熟練掌握的學生思維“活”起來,沒有熟練掌握的學生又不能有效鞏固知識。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實際教學需要,進行有效的合作分組,在課堂環節安排和內容設計上,盡量體現層次性。
科學分組,以學優生幫扶中等生、督促學困生為基本復習策略。復習課前,根據“作業分層法”,由學生自主整理詞匯、錯題、閱讀文章中值得思考的問題等。復習課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自主整理題目的差異,先進行組內合作,小組成員根據自己整理的內容,如進行重點詞匯補充,對閱讀難題進行討論解疑,老師組間適時引導。組內合作結束以后,進行組間補充,師生合作,重點討論學習難題,回顧學習重難點。合作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還讓復習課變得更有針對性,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
習題的選擇作為復習的重難點,把握得好,才能增質提效。領會出題規律,根據區域命題特點和思路,整理歸納易錯字,??碱}型,本冊閱讀知識點等,搜集符合該特點和思路的習題,精選習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幫助學生掌握答題技巧。
將語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分類形成專題體系,專題復習常以習題訓練為主要形式,學生就是在訓練——反饋——再訓練的過程中不斷查漏補缺,鞏固自己沒有掌握扎實的知識點。
專題復習,就是整合“量”,為“質”的飛躍儲蓄能量。復習課在平時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把整冊知識點做集中整合,讓學生在專題方面進行訓練和適應。如近義詞專項訓練,填寫近義詞、區別近義詞在語境中的使用,通過一定量的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規律,內化自己的知識系統。這樣實實在在的學習,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知識點明確,講究訓練藝術,讓學生在復習中穩步提升,事半功倍。
習題的訓練,貴在精,難在巧用活用。好的練習,如果缺乏有效的評價,高質量的反饋,不能達到高質高效的復習效果。在復習訓練過程中,針對易錯字、病句、標點、易錯題、難題及時記錄整理,課上及時反饋,做有效評價,再做針對訓練。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復習課較常態課來說,容量大、密度高、時間緊,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更高,更應該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只有幫助學生掌握復習策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才能真正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但不夠完善,運用的不夠熟練。理解詞語方法的指導,先出示訓練題目,讓學生交流自己理解詞語的方法,再由教師進行歸納:理解詞語的方法有“聯系上下文、抓反義詞、查字典”等。習得理解語段的方法時,在復習相關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得出理解句子的方法有“抓關鍵詞、想象畫面、聯系生活”等,再讓學生在具體語段中學會運用。對于學習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上跳一跳,讓他們自主完善學習方法,熟練運用。
考試時間不夠,究其原因有精力不集中、磨蹭時間長、閱讀速度慢、書寫慢和知識掌握不扎實。針對此類學生,教師應該幫助他們分析原因,總結答題技巧,訓練此類學生在固定時間內做題,避免因為無法完成答題而失分。此外,還要經常對其進行個別輔導,幫助他們針對錯題進行反思,讓學生在老師的幫扶下且思,且進步。
做復習訓練,不是簡單的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更關鍵的在于掌握命題人的意圖。做題前,如果能靜下心來,想想出題人設計題目是為了考查什么,考點在哪里,相信我們的答對的機會就大大提升了。
閱讀題是易錯題、失分題,高分的攔路虎,常常最需揣摩命題人的意圖。如“表達了作者怎么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理解”,考查學生借助文本,學會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學生做題目的時候,滲透了“我覺得”“我認為”的主觀思維,與主題偏離較大而失分。在動筆之前,靜心發現命題人的意圖是“作者認為”,失分率就大大降低了。
習作缺乏真實具體的素材,內容蒼白無力,硬背作文書上的范文。故事情節雷同,感情缺失,中心不明確,頭重腳輕。作文,何處是歸路?作文復習重點應在:一訓練學生記憶;二積累學生素材。在學過的習作訓練中提取信息,解剖范文框架,寫填空作文,交流佳句佳段。通過“摘讀練改”訓練,學生積累了素材,積累了間接經驗。最重要的是,作文積累在平時,處處留心,處處是“路”。
語文復習課的探索,必然要求老師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追尋。語文復習課貴在引領,妙在得法,美在生成,高在境界。今后仍將不斷積累、努力實踐、認真感悟,如此循環往復,才能真正告別低效語文課,讓我們的課堂增質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