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璐
(黑龍江省富裕縣第一中學,黑龍江 富裕 161200)
引言:近年來,我國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開始有更多的人認識到藝術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的素質。在中學教育中,素描對于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具有重要作用。大多初中學生很喜歡美術,然而素描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并不簡單。高等師范美術專業都有素描這門基礎課的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受到素描教學的水平的影響。因此,教師不應該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素描的教學,應該用有趣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喜歡學習素描,提高素描教學的質量,緊跟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你要學習什么內容,只要你對內容是感興趣的,那就已經成功了一半。素描課程是具備美感的課程之一,如何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成為老師首要考慮的問題。然而,實際情況卻事與愿違,三級跳式的教學方式在各院校比較常見,學生從中學到大學,甚至到研究生階段,都不停的重復相同的內容。勢必會感覺到無聊, 削弱捕捉對象的敏銳力,對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也有一定負面的影響,結果學生本來可以高高興興的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變成了被逼無奈的學習知識,這種情況是學生最反感的學習方式之一。
正確的教學方法事關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老師不能及時觀察到有天賦的同學和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以為的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進行講述,這讓部分學生無法發揮自己的主觀性和創新能力,難以很好的掌握所講內容,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受中國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師生平等的理念被多數老師所誤解,老師總是以為在教學活動中講多少,學生就能對應的掌握多少,不明白老師只是個引路人,重點是教會學生自己如何獲取知識的路徑與方法,總是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如何將知識點給學生講清楚,講明白,久而久之,學生也不會去主動地思考和創新,這樣導致學生不能做到自己去主動地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不能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意識進行作品的創作。
我國的教育事業在現階段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學科分支變的越來多,知識被劃分的越來越精細,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學生需要學習多門交叉學科,成為全能人才,才能得到面試官的認可。老師也必須在規定的學時內有條不紊的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活動難免安排的比較緊湊,部分理解力不好的學生難免會掉隊,對教學內容難以消化掌握,課程考核無法取得好成績,因此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
在素描教學中,教師不應該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采用學生喜歡的聽課方式,融合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教學工作,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放在首要位置,以準確地定位教學目標。學生的生活和娛樂有關的內容也可以整合到教學中,培養學生對素描的興趣。
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從學生的理解力、興趣愛好以及個人天賦這三個方面考慮。具體來說,第一,教師要用通俗易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所講素描知識點加以深刻理解,第二,針對部分學生對于素描知識點掌握不深刻的同學進行單獨教學的方式,學生在這種學習狀態下可以更快的創作出高質量的美術素描作品,第三,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興趣,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素描天賦,給予這樣有天賦的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讓他們有足夠的信心進行學習和創作,以此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培養出國家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美術的學習時間對于中學生來說是非常有限的。無論在哪種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至關重要。教師要對難以理解的重難點素描基礎知識,采用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式,多次重復的講解,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到所有的學生理解掌握。此外,不同學生的基礎和天賦以及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教師要針對不同特點的同學,用最優的教學方式;對于有天賦的學生,給這種學生更多的自己發揮空間;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老師應該適當的降低要求,給與鼓勵和支持,慢慢的培養對素描知識的理解。
教學工作能做好的前提是讓學生充分的發揮主體意識,而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核心,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上下功夫,老師不能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素描知識,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是素描,基礎的意義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某種技能,而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對藝術現象的解讀和在技能訓練中,對學生藝術的創造性和形象的想象力的培養。對中學生的教學要求不應該過高,重點是培養學生對于素描學習的興趣,發現藝術的魅力,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素描知識的學習,發揮主觀意識,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喜歡素描,愛上素描,獲得完成優秀作品時的成就感,對素描產生極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