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霖
(河南地礦職業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3)
所謂中原經濟是指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河北、安徽、江蘇、山東、山西等部分地區的綜合經濟區。中原經濟區覆蓋了河南全省及周邊地區,是我國中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基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科技創新人才,尤其是在我國產業升級轉型的過程中更是如此,高科技創新人才能夠更好地服務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因此,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優秀的、高科技專業人才,做好社會的服務工作,為中原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做出貢獻。
職業教育在經濟的發展和建設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原經濟發展建設的過程中,河南職業教育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河南職業教育應在中原經濟轉型的特殊時期把握機遇,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在滿足經濟市場及產業的需求的同時,創建具有特色、實力與發展前景的專業與學校。全面推進知名企業入校進行深度合作,從而帶動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高,不僅能夠為河南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還能夠為中原經濟的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隨著職業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職業院校始終以服務社會為宗旨,采取校企業合作的方式,以就業為導向,構建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內涵與教育質量,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經濟與社會。
缺乏完善的河南職業教育體系。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勞動力的整體素質處于較低水平,職業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職業教育體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職業教育管理的方面不能實現有效的銜接和互通,造成相關政策得不到真正的落實;其次,由于政府對職業院校資金投入的不足,導致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薄弱和科研水平較低;最后,在開展校企業合作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保障制度及相互制約,容易產生糾紛從而不利于校企的長久合作。
專業設置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整體需求。職業院校在教育方面不能有效地結合經濟的發展需求,使科研結果無法轉化為有效的生產力,無法起到為社會服務的作用。河南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不合理造成專業定位的不準確、專業的重復設置、缺乏特色專業等現象,嚴重影響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及產業銜接的無效性,無法真正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與經濟產業在脫鉤的情況下培養出的技術人才無法真正實現河南省經濟發展建設的整體需求。
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大部分職業院校中均存在師資隊伍較薄弱的現象,容易造成教師結構的不合理與專職、兼職教師比例的不協調。由于大部分的專職教師具有扎實的學術理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生產實踐經驗與技術應用能力,無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然而只有少部分職業院校從企業聘請的高級工程師,但由于承擔較少的教學任務,因此,對職業院校的發展需求也難以滿足。
人才培養方式較單一。職業教學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出專業的技術人才,但由于大部分職業教育沒有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觀念,不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受傳統培養方式的影響,職業院校的培養方式較單一,造成培養的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不扎實、專業技能掌握的不牢固,無法滿足河南省經濟發展對高質量、專業型人才的需求。
建立完善的河南職業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河南職業教育體系,首先應創新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思路。提升河南職業教育的水平要全面整合河南地區的有效資源并發揮中原經濟的優勢,實現高等教育與職業院校的有效銜接,加強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學術研討等,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職業教育辦學形式,建立多元化的職業教育體系;其次,制定校企合作的培養方式。國家及政府可出臺校企合作的相關制度,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積極鼓勵企業大力開展校企合作的培養方式。最后,全面提高河南省職業院校的科研水平。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和運行制度,能夠有效調動教職工參與科研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的有效結合,實現科研資源的合理配置。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科技創新的水平,促進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有利于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的高質量技術人才。
設置合理的專業以符合市場的整體需求。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應跟據市場的需求不斷調整專業的設置,按市場發展的總體需求設置合理的專業,從而有利于培養符合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專業設置的過程中應將專業特色做為職業院校的辦學特色,可以通過對口專業的設置加強學科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有利于經濟的建設和發展。通過設置具有影響力、品牌效益及較高認可度的專業,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職業能力和就業水平。根據河南省的經濟特色,結合不同領域、產業和市場設置對口專業來吸引更多專業對口的學生,從而有利于培養經濟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術人才。職業教育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緊跟市場的發展變化培養所需專業人才,實現專業設置跟隨市場變化的動態管理。明確職業教育的辦學目的實現與河南經濟發展建設的有效結合,真正體現中原經濟建設的特色。
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強中原經濟的發展建設需要大力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僅要提高教師隊伍的數量,更要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通過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在實際的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能夠通過生產實踐讓學生熟悉企業的運行及各項業務。加強教師的隊伍建設需要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可能過教學實訓場地的建設,打造一個集教學、培訓、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實訓基地。教師隊伍的建立可通過委派職業院校的教師定期進入企業進行鍛煉,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生產實踐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入校,以專職或是兼職的身份引入到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中,對學生進行實踐課程的培訓,真正實現職業教育中理論與實踐有效的結合。
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水平。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質的技術型人才,做好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工作。通過職業教育培養出大量的生產一線的技術指導人員、生產管理人員及生產技術員,專業技術型人才為河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河南省職業教育應全面結合河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需求,以政府為主導、聯合企業制定有效的培養方案及培養計劃,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創新意識。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能夠滿足市場生產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的綜合型人才。
總之,職業教育質量提高的同時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也逐漸在增強,目前正處于職業教育發展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充分發揮河南省職業教育的中原經濟特色,建立完善的河南職業教育體系,通過設置合理的專業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為職業教育的發展開辟新的思路。通過出臺校企業合作的相關制度,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并開展校企業合作,全面提高職業的教育水平和培養質量。通過科技水平的不斷創新促進產業的快速發展,跟據河南經濟特色從而培養出有利于經濟發展技術型人才,從而更好地服務中原經濟的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