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遠霞
(南昌師范附屬實驗小學紅谷灘分校,江西 南昌 330038)
數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一大重要基礎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理解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小學生的身心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其各方面能力尚未得到有效的發展,對充滿枯燥的數學學習更是具備一定的畏懼心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掌握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有效合理應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同時,教師要利用微課的優勢,鼓勵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水平。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使得其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吸引,且難以長時間集中在枯燥乏味的課堂學習上。小學數學學習內容多且知識體系復雜,學習時間緊,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對難懂繁冗的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導致學習水平不高,學習效率低下。
受傳統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考試內容的講解,重視教學的量,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的培養。且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古板,更多的是灌輸式教學,強行將課本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套用公式,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習水平停滯不前,教師的教學質量不高,課堂教學缺乏有效性。
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育事業相融合的產物,是指應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的學習內容、過程以及擴展素材等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或課件,將課程主題、教學方案設計、練習題測試等有效的結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學模式。微課最明顯的特點是教學內容少但重難點突出、主題鮮明,流傳性強,資源容量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有效性[1]。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教師所青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有效應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一方面,有利于維護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率。微課的主題突出、針對性強,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微課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學習水平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更有效的教學,同時,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切實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提高學習水平。
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微課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借助微課創建相對應的教學情境,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例如,在講解《位置與方向》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在屏幕上呈現出一個小區或區域的地形圖,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參與到其中,使得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東西南北”,能夠準確地表述出一個地點在另一個地點的方位,從而有效掌握此知識點。借助微課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玩樂中感受到數學的學習魅力,激發學習熱情。
微課具有教學內容少但重點突出的鮮明特點。小學數學教師應用微課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有效地將前后聯系較緊密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將重難點知識整合起來,讓學生能夠簡潔明了地理解和掌握重難點知識,在復習時,能夠更加省時且有效地掌握重難點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微課資源容量小,傳播性多樣化,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屏幕進行傳播,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智能產品進行觀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微課教學時,要合理有效地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微課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有效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深入理解知識內容。同時,教師要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反饋,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及時地進行答疑解惑,切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效突出和維護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主體性,促進學習水平的提高[2]。
綜上所述,在應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優化教學策略,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使之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中,有效掌握知識內容和學習技巧,切實提高學習效率,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