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市清遠市清城區鳳鳴小學,廣東 清遠 511500)
小學低段的學生大部分都比較活潑好動,因此音樂課上刻板化、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往往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尤其是涉及到音樂理論知識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不足,這一情況影響了教學效果也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采用體態律動的教學方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進而可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體態律動指的是人情感的活動與身體的動作合而為一,有節奏的運動并展示出內心的情感。當人們聆聽到音樂時快速的感受其中的節奏并體驗音樂想要表達的情感,將來自于對該音樂的感受與自己的情感結合起來,并自然的、有節奏的通過自己的動作姿勢展示出來。
對于低年齡段的孩子而言,通過音樂的刺激學孩子們最初的身體律動也是最正確的反應,通過律動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自己的情感。對于低年齡段的學生而言,活潑好動是他們的特點,這些孩子也敢于大膽的表現自己,有著較為強烈的律動表演欲望。低段的學生在生活中或學習中看到新鮮的事物、遇到開心的事情都會通過肢體動作來展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用體態律動教學有著良好的優勢。通過體態律動可以加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并以加深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這對提升教學質量而言有積極作用。
教師可以在授課前就給學生播放優美的音樂,并鼓勵學生伴隨著的音樂進行體態律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放松身心,盡情感受音樂之美。與此同時,學生的對音樂的好奇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被調動起來,教師再繼續開展后續教學內容,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小學低段音樂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程之前先組織學生們進行一些身體律動的小游戲,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在這個愉悅歡樂的氛圍中讓學生都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能良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授《動物說話》這一首歌曲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游戲。游戲的主要內容是模仿各種小動物走路的姿勢,要求是跟著音樂的節奏進行表揚。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進行示范,展示出每一個小動物走路的姿勢,例如小羊、小狗、小兔子、小青蛙、老虎等。然后在讓學生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這樣就使得音樂課在一個歡樂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這一體態律動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的輕松、快樂,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為后續學習唱歌奠定了基礎。
想要準確的把握音樂中的內涵與思想,首先要對音樂速度又一個正確的把握,而展開體態律動就可以良好的掌握這一點。因為實施體態律動的過程中,小學生生的每一個身體動作都是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來的進行的,這樣就會帶給學生不同的情緒感受。例如快速的音樂節奏,學生每一個身體動作都會變動的簡短、快速且變化較多,可以表達出學生輕快、歡騰的情緒。中速的音樂則讓人感受到抒情、優美,學生身體的動作節奏也會慢下來;而慢速則會給人一種莊嚴或憂傷的情緒,在進行身體律動時,學生的動作則更慢,也不會出現較多的變化。
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而言,音高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小學生很難理解音與音之間的關聯。如果單純的采用傳統的聽唱教學法來教授學生把握音準,是很難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并且這種教學方法也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在音高、音準方面如果教師采用體態律動教學法,讓學生自己利用身體的位置來感受音樂的高低,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體驗與感受到不同的音階。在練習音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模仿爬樓梯的形式,一節節向上爬,這樣便于學生理解音的位置。以《郊游》中“陽光柔柔”為例,第二個“柔”是低音6,很多學生在第一次演唱時會出現錯誤,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雙手放下并作出柔臂的動作。這樣學生就可以很輕松的唱準音高,這種教學方式對教授低段小學生演唱音高有十分明顯的作用。
圓滑線是用在多個相同或者是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的,其主要作用是提示在演唱時要唱的圓滑。很多小學生在演唱連接不同音高符的圓滑線時,往往會吞掉一個音,此時教師依然可以采用體態律動法來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唱圓滑線下不同音高的音符。
以《小小羊兒要回家》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該歌曲中的“要”字第一個圓滑線連接的是5、6兩個音。在唱著兩個音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要”字有一個小尾巴,可以伸出手指在空中化劃出來彎彎的尾巴,并且在演唱時也根據這個曲線來唱。如此一來學生就很輕松的將圓滑線下的5、6演唱出來,此外學生還可以清楚的知道這兩個連接在一起的不同音高的位置。
對于低段小學生而言,是需要一類一定數量歌曲的,經過不斷的積累,才可以豐富自身的音樂素養,提升音樂綜合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歌詞大意或者是音樂的曲調編創一些簡單的身體動作,然后讓學生一邊欣賞音樂一邊進行體態律動。這樣不但幫助學生記憶了歌曲,并且對這一歌曲的記憶還十分牢固,即便經過很長的時間學生們依然可以邊唱邊跳的表演出來。
綜上所述,對于低段小學生而言,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體態律動的教學方式,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這一教學方式不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音樂中的情感,還豐富了教學內容,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了主動學習者、參與者。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恰當的采用這一教學方法,給小學音樂教學工作提供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