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學院,廣西 柳州 545616)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在高等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英語語法又是英語學習中基礎的基礎,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在大學英語類專業的課程中,英語語法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專業必修課。微課的出現給高等教育的教學帶來了新的體驗與變革,是一種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的產物。英語語法中包含一系列的規則和知識點,便于切分講解。這一特點與微課有著異曲同工的天然相似性。將這些獨立的知識點制作成一系列的微課,并將其應用于英語語法教學中,能更高效地提升英語語法教學質量,改變傳統語法滯后性的落后現狀。其中教學設計是微課制作的關鍵因素,值得進行深入的細致探討。
近幾年來隨著微課的興起,國內很多專家學者從不同層面不同的視角對它進行研究。有的研究其基本概念或設計模式。但很少就其教學設計進行研究。而微課作品的質量也高低不一,但大多數作品存在的問題在于過多注重技術而忽略設計,使得微課光有華麗的外表而缺乏實際的內涵。陳智敏認為微課的教學設計研究沒有因材施教而針對性地提出教學目標。鄭小軍認為微課的教學沒有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設計,過分強調微課的高級技術。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微課的教學設計還沒有很深入的研究,從而影響微課的制作質量以及教學效果。
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教學時間一般控制在10 分鐘以內,但卻是包含著一個完整的知識點的結構。教師在制作微課之前首先要挑選出合適的教學難點、教學重點或者其它需要探討的知識點,并設計出相應的教學主題,設想出一個十分鐘內能夠講解清楚的知識點。一個好的主題往往能引人注目,迅速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對微課的興趣。
一個優質的微課離開不了良好的導入。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組織者的角色,善于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找到最佳的切入點,導入顯得尤為重要。微課教學時間短少,要在短短10 分鐘的課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進入狀態,喚醒對以往知識的回顧,進入新的知識點。英語語法課程的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有故事導入、歌曲導入、提問式導入或者圖片導入等等。例如在講解虛擬式這一知識點時,可以用歌曲“If I could catch a rainbow,I would do it just for you and share with you its beauty.”導入,讓學生通過音樂巧妙地融入虛擬式的教學中。
英語語法中有一系列的規則,教師首先要對這些規則在課堂上進行講解。語法微課要根據不同規則的難點和重點進行系統講授。單單只是講授是不夠的,其次還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和實際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論證這些規則。使得知識點通俗化、簡單化,讓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最后,還可以大量利用圖片、圖畫、顏色、標注以及動畫等來突出重難點意義的表達,對學習者進行多感官刺激。例如過去完成時是英語語法中比較難掌握的一種時態,學生往往容易與現在完成時混淆。教師可以用時間軸來標注“過去”、“現在”和“將來”,通過這些時間的關系來明晰化過去完成時表明的時間段,讓學生對這些時間點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其他時態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把知識具體化,這樣學習者能快捷地掌握這一時態教學難點。
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掌握語法規則。教師對語法知識點的講解只是停留在“知”的層面,更多地要加強“行”的層面,也就是練習的層面。在語法微課中要適當地穿插設計好一些練習供學生演練,達到講練結合的境界。這一過程尤為重要,能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并激發學習者思維。練習的設計要有時間限制、針對性強、并且難易適中。教師再針對學習者的練習給予及時反饋。例如在講解虛擬語氣一講時,可以寓教于樂,提供學習者《大話西游》中的一句經典臺詞“If I had one more chance,I would say to the girl‘I love you’”.讓學生找出臺詞中的虛擬語氣,并具體講解原因。
總結歸納是微課中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時間一般控制在五秒以內,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偨Y可以不用太長,可以是本節課的歸納總結或者是下節課的預告,也可以是課后作業的布置以及拓展實踐等等??偨Y可以更好地將前后知識點進行有效地銜接,啟發學習者對知識點進行發散性思考,更好地擴展語法知識。例如,思維導圖就是一種非常好的總結工具,能更好地輔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思維導圖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而需要學習者主動思考,根據自己對本堂課中知識點的理解,畫出自己心中的語法知識導圖,完美地展現出本堂課的要點和相互關系。
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是一次重大的沖擊。微課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更好地將教學引向“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更好地靈活學習,反復推敲,將語法知識中的難點簡易化清晰化。微課技術不斷更新發展,對教師來說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更新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將最先進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融入課程教學中,不斷思考,設計出更適應學生的微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