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qū)李莊鄉(xiāng)付家營小學,河北 清苑 071100 )
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和青少年網絡群體的日益龐大,給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去年我們對北大附小學生家庭電腦使用情況進行的調查統(tǒng)計,約有78%學生家庭擁有電腦,家庭已經聯網的占50%以上。而且,隨著中關村地區(qū)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這個數字還在增加。因此,如何結合網絡時代的新特點,探索加強小學生網絡道德素養(yǎng)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對于小學生來說,網絡世界就象一塊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為這是一片沒有國界、沒有傳統(tǒng)藩籬、沒有師長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標新立異的“飛地”。首先,網絡的開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網,并在網上瀏覽信息、下載和利用網絡資源,甚至在網上發(fā)表任何越軌的言論而很少受到懲罰。這種情況使網絡世界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現實世界而成為“虛擬空間”。[1]
作為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者,應該說網絡時代對我們的挑戰(zhàn)是十分嚴峻的,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但是,網絡時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也并非毫無辦法。因為網絡說到底還是一種新的技術工具,是由人發(fā)明出來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獸,它給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嚴峻挑戰(zhàn)的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機遇。利用網絡開展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傳統(tǒng)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我們應當趨利避害,加強引導,把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與現代網絡結合起來,利用網絡的平等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寓教育于網絡,通過網絡來開展生動活潑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從我們的經驗來看,目前加強小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yǎng)應是當務之急。惟有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養(yǎng)成道德自律的習慣,并在全社會網絡道德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小學教師特別是小學德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網絡知識的同時也要教育引導小學生正確看待網絡時代,學會利用網絡,因勢利導,積極規(guī)范青少年的上網活動。我認為我們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教師首先主動學習網絡知識,了解網絡,同時提高自身的網絡道德修養(yǎng),做小學生的表率。教育者應當受教育。這種教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網絡知識的學習問題;另一個是教師網絡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問題。只有掌握了網絡工具,教師才能與學生共用同一的網絡平臺進行交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小學生上網的指導。我們可對全部教師進行數次網絡知識的培訓,同時為每個辦公室和每個班級配備電腦,可以自己學校為單位組建局域網,通過這些措施,學校教師90%以上都會學會上網,其中不少人還能動學會利用網絡制作課件或主頁。在了解網絡的同時,教師為人師表,也必須率先垂范,做好小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謂“先莫先于修德”,塑造靈魂的工程師必須首先具備高尚的網絡道德,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規(guī)范教師的上網行為,可制訂教師上網的若干規(guī)定。保證教師對學生上網的正面導向作用。[2]
(二)在小學生中普及網絡法律知識和有關規(guī)定,規(guī)范小學生的上網行為,使他們養(yǎng)成道德自律的良好習慣。目前雖然網絡法制建設相對滯后,但網絡方面也不是全無法規(guī)或規(guī)范。問題在于,對網絡的“虛擬身份”比較難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對網絡上的法律規(guī)定或規(guī)范熟視無睹,甚至公然違背。鑒于網絡世界的特點,我們一方面在各年級選拔出網絡管理員,為他們普及法律知識和有關規(guī)定,另一方面則需要用道德這種無形的約束力去引導規(guī)定學生的網上行為,使他們養(yǎng)成道德自律的習慣,自覺地遵守網絡法規(guī)或有關規(guī)定,文明上網、依法上網,做一個合格的網絡人。為此,我們可以成立教師和學生兩支網管隊伍,專門給學生印發(fā)了一些網絡法規(guī)或規(guī)定,供大家學習、遵循。我們還可以開展網上文明修身工程,進一步加強和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yǎng)和水平。
(三)向家長和學生推薦好的優(yōu)秀的兒童網站。學生上網最初帶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長和學生推薦優(yōu)秀少年兒童網站如雛鷹網、童網、中青網等十幾家兒童網站,一位家長曾指出:“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優(yōu)秀的少年兒童網站,孩子們就沒有閑暇時間瀏覽成人網站!他看自己喜歡的內容還看不過來呢”![3]
(四)鼓勵、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免費資源,自己設計制作網頁或網站,主動占領網上陣地。在當今網絡時代,僅僅對青少年兒童上網活動進行引導和規(guī)范是不夠的,小學教師和德育工作者還應該主動出擊,利用網絡提供的免費資源,如免費主頁空間等,建立自己的主頁,通過網絡推動小學生網絡道德素養(yǎng)的建設。
開拓人人有信箱,班班有網頁,全校各個教室互通網絡的新局面。它是網絡技術在初等教育中的有效應用。主動占領網上陣地,變堵為導,利用網絡開展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這是網絡時代德育工作者面臨的嶄新課題。我們衷心希望全國的小學教師和德育工作者行動起來,學習網絡知識,變被動為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網絡時代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
孫中山先生早在上個世紀初就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網絡化是當今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潮流,上網是二十一世紀公民的“必修課”,我們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學習網絡知識,同時要加強網絡道德教育,使學生學會正確運用網絡,真正成為新世紀網絡世界的主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