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長偉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永隆百第希望小學,江西 贛州 342622)
小學語文科目作為基礎學科之一,不僅具有針對性和功能性,同時還具有人文性。教師應當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教育學生學習語言技能的同時注重人文教育,讓學生對文章中的道德情感、文化素質、思想觀念等有所了解,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實現小學德育教學目標。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潛移默化的過程,要讓學生在學讀書習字的同時接受德育教育。第三,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大都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好多語文課文都采用了感人的且充滿正能量的鮮活人物造型和典型的真實事例來感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也能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當中利用講授法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滲透,教師以為此種教學方法較為簡便,學生容易接納,具有較高的教學效率,因此在大部分情況下都采用這個方法。可是并不是代表語文課堂只能應用講授法這一種教學方式,每一種教學方法都具備其自身的優缺點,在利用教學方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靈活運用,綜合不同知識、不同情境來挑選適合的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教學要緊密結合實際生活,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展開對應的教育。然而,目前學校中的德育滲透內容脫離實際生活,雖然有少部分教師認為需要聯系實際,但是卻無法采用正確的教學方式來展開德育滲透。
如今,大部分教師不能深入的了解德育教育理念,不能完全掌握好語文教材當中的德育教育內容,也無法更加深刻的展開研究。而且,因為語文教師不能深入了解德育教育理念,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成為一種表面形式,直接給學生品德思想問題帶來影響,還會直接降低學生的文化綜合素質。
第一,教師需要加強自身修養,充分掌握新課標的要求,主動學習理論知識,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觀念,為順利滲透德育做好思想準備工作。第二,學校要加強培訓教師師德師風的力度,從多個方面來舉辦講座,為教師提供外出進修學習的良好機會,激勵教師主動參與到培訓中來,營造出理想的溝通氛圍,大大激起教師的參與積極性。第三,教師要帶領學生增強道德修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德育滲透經過自己的轉化才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不能單純的局限在課堂內部,還要延伸到課外,加強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經過生活實踐的感染,促使學生內化自身道德素養。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德育滲透于實踐活動中。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豐富的知識,開拓眼界,深化道德體驗。教師還要主動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自主接受優秀文化,增強抵御不良思想觀念的能力。另外,教師還能夠組織學生們參加社會生活舉辦的各種展覽,這些生活實踐活動不但可以良好的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還可以培養出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第一,教師要深入研究語文教材內容,挖掘出德育因子。語文教材當中包含非常多的德育因子,教師在原先的知識結構上不斷對知識進行細化,把更多的德育因子歸入到原先的知識結構中,將其當作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資源,當作是德育滲透的重要素材。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與傳統的語文教材相比較,目前的語文教材更與時俱進,能夠從日常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給德育滲透帶來了良好的機會。第二,教師可以展開網絡語文知識比賽,融入德育內容。通過網絡知識比賽的方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微信為例,其已經成為當前小學生備受歡迎的網絡社交軟件,并且有許多學生已經具有微信平臺建設的能力,通過展開網絡語文知識比賽,發揮出學生的網絡能力,加強學生的參與主動性,讓學生可以在競爭當中一同學習語文知識,在這樣的形式中滲透德育內容,加快了德育滲透的進程。
課外活動是小學生們最喜愛的一個教學環節,小學生們天性愛玩,參與課外活動能讓小學生們回歸天真,自由自在的玩耍,激發出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課間組織拉歌比賽,學習部分積極向上、具有教育意義的歌曲,讓學生們在娛樂的過程中受益匪淺。教師多帶著學生們到野外踏青,多了解外面的世界,讓學生們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開拓眼界,熱愛自然。
道德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是為了使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實踐中具備自律能力。在此之前,教師需要利用學生的實踐機會來加深對道德教育的記憶。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許多內容都可以與課后道德教育實踐活動聯系起來。教師可以使用這部分內容來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記憶。但是,教師需要注意實際活動的安排應該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讓學生逐漸體驗到踐行美好德行的樂趣。
綜上,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要采用科學的德育方法、深化教師德育教育理念、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課內資源與網絡資源結合、語文課外活動中德育滲透、增加實踐機會的策略,教會學生們正確的德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