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春鴿
(孟州市農業農村局,河南 焦作 454750)
近年來,我國畜牧養殖業的產值收益在國民產值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總體經濟效益也在日益增加,規模畜牧養殖場和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都在蓬勃發展。我國長期以來都是農業生產大國,并將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但作為農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畜牧養殖業發展起步較晚,與歐美等西方國家相比,在科學化養殖和規模化養殖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同時,畜牧養殖業在發展的道路上存在的問題也對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壓力,如在疾病防控方面、科學管理方面、現代技術應用、發展創新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化和科學化,還需要在探索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和滿足人們生活需求上繼續努力,爭取早日實現我國畜牧養殖業科學化和規模化以及農業重大戰略調整和轉型升級。
所謂的畜牧業,指的就是將一些通過馴化之后的野生動物以人工喂養的方式變成能夠為我們提供能量的產品,并且經過相關的精加工和流通環節,最終達到盈利的一種產業。而中國的經濟整體發展使得畜牧業獲得了新的契機和可能性,不斷的為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成效可以說是非常的明顯。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意識到畜牧養殖中的一些風險,比如說傳染性疾病的存在。傳染性疾病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通過各種方式在畜群中快速傳播,如果不能進行及時的控制那么必將會為我們國家的養殖業帶來毀滅性的沖擊。
養殖戶和疾病檢疫部門應該定期對養殖場進行疾病檢疫,按照相關衛生標準進行診斷,做好病前防護措施。已經發生病情的地方根據其傳染性進行必要的隔離治療,避免發生擴散。定期對疫苗進行藥物注射或者灌輸,使用較好的飼料進行養殖,提高動物本身的免疫力。在疾病多發季節,養殖戶和相關部門應該做好日常管理和照常檢疫工作,加強養殖場所的通風和清理工作,將疾病檢疫工作了落實到實處。在畜牧養殖行業發展中,為了實現對口蹄疫、布氏桿菌等傳染性疾病的控制,必須做好疾病檢疫工作。首先,在疾病檢疫工作開展期間,應結合傳染性疾病危害性,構建以“預防為主”的畜牧檢疫機制,定期檢測傳染病原。其次,為了實現對傳染性疾病的及時控制,防止擴散、傳播現象,則必須開展消毒處理、疫苗注射、給藥等一系列疾病檢疫工作。
隨著先進技術與設備的不斷研發和應用,在畜牧養殖中使用相關技術能夠改善動物的飼養環境,提高畜禽肉質的口感。養殖戶要想提高經濟效益,不僅需要在動物質量上下功夫,還需要注意養殖戶的衛生環境。如果沒有做好疫情防治工作,養殖廠內發生疫情,那么不僅不會掙到錢,還會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養殖戶需要加強對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視,強化養殖人員、飼養環境、機制等方面的管理,加強疾病防控技術的研究力度,創新疾病防控技術。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具有抗藥性和免疫性,隨著新病原體的不斷出現,養殖場的疾病防治工作越來越難進行,這需要相關部門的不斷努力,加強對疾病防治技術的研究,創新疾病預防手段,保證畜牧養殖業能夠良性發展。
在這一過程中,養殖戶需要對養殖場進行合理規劃。在實際的規劃環節中,要保證養殖場建在光照條件較好、水源極為充足、遠離人群的場所,且還要在養殖場中設定養殖、隔離、儲存等區域。同時,相關人員還要重視優化養殖場所的環境,并保障養殖區場所的空氣質量,并及時完成養殖動物糞便的清理工作,可以與農作物種植人員建立起合作關系,將糞便轉化為農家肥,在降低養殖成本的同時實現資源優化利用。養殖戶要定期清洗養殖區域,降低傳染性疾病發生的概率。對于一些有條件的養殖場或是養殖戶,可以在信息化建設的支持下,完成通風系統、排水系統的自動、智能、優化管理,進一步提升養殖環境的潔凈程度。
牲畜飼養者應及時安排醫生為牲畜進行體檢,對于那些健康狀況較差或者是有疫病可能性的牲畜,實施隔離,時刻監測,出現突發情況及時救治,同時對牲畜的健康狀況進行登記,長期觀察他們的健康變化狀況。同時也應對聘請的工人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素質,對危險情況保持警惕性,當動物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利用簡單的醫學常識進行緊急救治,及時上報并聯系醫生。
畜牧養殖是在農業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畜牧養殖和農業經濟的發展有這重要意義。而其中對于收益等問題影響較為關鍵的是傳染性疾病問題,農業部門需要對養殖戶的動物檢疫防疫工作做到深入的指導和普及,以更多的方式方法減少傳染性疾病的影響,減少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傳染性疾病造成的動物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