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西藏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青海 格爾木 816099)
地勘主業一直是我隊以及西藏地勘局產業發展的強力支撐,最近幾年傳統地勘項目受大環境的影響,市場不容樂觀申請立項爭取到的地勘主業項目數量相對于往年有所減少,技術人員崗位也存在較大缺口,而且個別普查、詳查項目施工環評相關手續繁雜、周期長,很難進入礦區開展工作。為了有效緩減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我覺得應創新工作思路,轉變工作形式,針對單位經濟運行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調整工作策略,努力拓展多方面的勘查市場,積極適應國家地質工作結構性調整,由以前單一的礦產勘查項目多方位延伸,并通過加強生產成本管理,扎實做好生產環節的節流控制,切實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確保經濟運行平穩健康、隊伍穩定。
以我隊為例本年度內勘查項目計劃總投資經費和項目數量相對較少,但是,開展地勘工作的計劃項目資金相對還是比較充足,特別是地質災害項目為我隊技術人才隊伍提供了很好的鍛煉和施展的機會,也凸顯了地勘項目在單位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同樣地勘主業項目數量飽和程度不夠,為了切實保持隊伍穩定和擴大經濟效益,應充分利用各方面條件,以及單位現有的各種資質努力拓展地質勘查市場,努力承攬社會勘查項目工作。在項目工作中加強質量監管,嚴格執行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并通過不斷努力逐步實現經濟增長數量與質量同步提升的轉變。
地勘工作是經濟建設的先行,地勘單位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要求有一支知識廣博、專業精深、相對比較穩定的高素質專業化地勘隊伍,所以要儲備和培養高層次人才,才能增強地勘單位的核心競爭力。雖然以我隊為例人才培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人才培養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是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依然存在不少問題,;二是目前我隊的高級職稱人數依然較少,地質領軍人才依然稀缺,水工環類、地質災害、物化探類專業結構配置得不盡合理,影響我隊進一步大力開拓市場的目標;三是因為歷史原因存在嚴重的人才斷層問題,人才知識結構老化,不能適應進一步開拓市場的需要。所以應注重單位人力資源開發積極引進區內外高層次優秀人才。并加強本單位人才培養,充實各地勘領域實施能力。在實施中應注重薪酬待遇體現,實施項目競聘制以及績效工資獎勵制度,鼓勵競爭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注重內部公平性再加上“能上能下”的發展平臺,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立健全人才選拔和使用的激勵機制,完善專業技術人員的評定、選拔、任用制度。鼓勵廣大職工學習各方面知識,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鼓勵職工按時進行職稱評定。在培養人才上要注意超前培養,蓄積人才,避免人才斷層,努力做到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投入有限保證。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戰略,把培養高層次人才作為工作的重點,培養造就一批優秀專業骨干。
在努力改變地質工作項目結構的同時還應繼續加強配合、輔助地勘工作專業的市場項目及經濟實體、合作公司的經營運作,通過一些內部優惠政策,支持和指導實體經濟自主經營思路創新,借勢發展,樹立了項目職工闖市場的信心,進一步鞏固產業發展格局,穩定職工隊伍,保持平穩的經濟增長效益。
職工群眾是單位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因此,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把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好事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職工最關心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證職工隊伍穩定、增強地勘單位的凝聚力和發展動力。一是逐步提高職工收入。二是不斷改善職工的生活、工作環境。改善職工居住條件對周轉房樓體、供排水體系、電路線路網、取暖設施體系、食堂、院內綠化地帶進行系統改造和新建。三是做好職工社會福利等權益保護。定期、足額為職工繳納了社保中應承擔的部分,建立完善了個人檔案、年度考勤,保護了職工的基本權益。解決野外一線職工的后顧之憂。
以地勘產業發展拉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是自治區政府協調發展全區經濟的策略之一,也是地勘局工作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我單位在開展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工作過程中,也努力理順開展地質勘查工作的外部關系,積極支持地方經濟建設,贊助地方公益事業,特別是在礦權進入開發階段,當地政府和群眾享受到了利益和實惠,具體表現為:一是積極向地方政府依法納稅;二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總之:地勘單位工作,應該本著早謀劃、早準備的工作思路,把立項、實施落實到位,重質量、注發展。要在基礎性地質勘查項目立項時周密計劃,統籌部署,積極爭取。在基礎項目爭取不足時應積極承攬社會地質災害、測繪其他地質項目。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地勘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實施激勵戰略,以人為本,才能推動地勘單位的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