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瑩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昌黎縣供電分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600)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顯著提高,對用電量的需求也顯著增大,電力企業發生線損的頻率逐漸增多,對電力企業的正常供電造成不良影響。基于當前電力企業線損管理的弊端,尋求科學有效的線損管理方法是現階段值得重點探究的。
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技術,想要實現電力計量自動化需要多個技術綜合應用,總的來說,包括,營銷技術、計算機技術、計量技術等。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可以即時的采集電力信息,并在采集之后將采集到的電力信息發送儲存在系統中,供系統進行電力分析。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是將計量點、終端、主機通過計算機通訊技術連接起來。操作人員在終端進行計量操作,電力信息在計量點被自動測量,然后通過計算機通訊技術傳輸儲存在主機中,工作人員再在主機中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查找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線損是指在電能傳輸的過程中出現的電能耗損,是所有電力網電能損耗的統一稱呼,主要包括自然線損和管理線損兩種。線損是無法避免的,導致線損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當選擇的輸配電壓器不適合時,變壓器同其負荷不匹配,導致變壓器在輕載的條件下工作,這就會徒增電能的損耗。當配電網的分布不合理時,會造成供電地與負荷地近電遠送的情況,造成線路長度增加,導致電能損耗增加。同時,配電線路中還存在三相負荷不穩定的問題,當不穩定性超過1/5,就會導致線路中的電流增大,導致電能損耗增加。同時,當計量裝置出現故障,造成關口計量裝置計量數據不精準,電量會流失,當計量方式不準確,存在高供低量的情況。當計量回路配置不合理時也會造成線路中出現電能損耗增加的情況。
線損管理工作應當基于實踐開展,結合實際負荷變化及統計分析結果,落實好相應的理論計算工作,以數據反饋線損實際情況;同時,各月、各季度都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分析總結會議,對實際線損指標進行匯總研究,進而找出具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完善相關對策,彌補線損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實現精益化管理。另外,通過線損指標管理,不僅能夠對各級部門線損管理情況進行反饋考核,也有助于督促管理人員更好地落實線損管理工作。
配網采集系統能夠進一步優化數據采集的模式,提高數據的采集標準,提供更多有效的數據支持。以蘊含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的變電站或K型電站為媒介,適當引入微機保護設備,科學采集配網線損的有效數據信息,如電流信息和電壓信息,在內部積分作用下,對實時電能量進行核算,再利用自動化監控系統的前置機和后臺工作站等,將所收集到的電能量直接傳送至主機系統中,以供備用。例如,網絡具有非常強的延伸性,可以以三相數字式電能表中的電流數據和電壓數據為基礎,在通道中進行傳播,并最終將數據傳送至主站接收器。
在配電工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導線、開關和變壓器的供配電設備。這些設備的功率儲備狀況,將會對配網工程運行狀況以及線損問題產生直接的影響。這一環節中,要降低對無功電流的輸送,確保配電系統可以達到不過載運轉方面的要求。對于新建的配網工程而言,要盡可能減少變壓器的容量,減少工程投資成本。在應用無功補償技術的基礎上,對配網設備的使用率進行分析,確保線損問題得到有效的控制。
輸變電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各種類型的故障往往有內在的規律,因此,在進行狀態檢修時,應當將輸變電設備運行的各種參數,包括各種數據、信號等進行及時記錄,并將輸變電設備運行情況和其出現故障問題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借助大數據技術,找出設備出現故障和設備運行狀態之間的內在邏輯,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工作。結合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過程中各種數據變化的趨勢,實現對輸變電設備運行狀態的定性、定量分析,這對于提前采取輸變電設備維護措施,及時更換相關的關鍵部件,減少故障出現的概率,實現從被動維修到主動維護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電力系統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線損問題導致我國的電力系統存在巨大的電能損耗,也極大的影響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進行線損管理的時候,工作人員要找出發生線損的原因,如果是技術線損,那么我們要通過技術改進的方法管理技術線損的產生,如果是管理線損,那么我們要增加對電力計量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來減少管理線損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