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在我國軍事科技水平不斷發展,軍民關系逐漸融合的背景下,我國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能夠為我國培養出一批滿足國防科技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國家軍民融合做出重大貢獻。本文主要闡述了在軍民融合戰略下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并針對實際情況,對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軍民融合;高校;國防特色學科建設
國防特色學科指的不是某一個特定的學科,而是能夠幫助國家提高國防科技能力與武裝能力的一系列基礎性學科。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能夠為國家培養出優質的國防人才。高校擁有較強的科學理論基礎,具有科學創新能力,能夠促進軍民融合的發展,推動我國國防能力的發展。在軍民融合的戰略下,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科技水平,加強我國國防實力,提升我國科技水平,更有效的促進我國軍民融合。
1. 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必要性
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能夠培養高素質國防人才。隨著我國國防科技實力不斷提高,對于國防特需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對于人才的培養與輸送渠道也有了一定的要求。高校是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重要渠道,應該積極培養具有更高素質的國防科技人才,為軍民融合戰略提供人才上的支持[1]。
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能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高校是進行軍民融合的重要環節,因此高效為了支持國防事業發展,促進軍民融合,應該重視國防特色學科的建設,利用高校的優勢,對各項學科進行有效融合,將學科中融入國防科技特色,提高學科中的創新能力,豐富高校教學的內涵,促進我國國防實力的發展,為實行軍民融合打下了基礎。
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是軍民融合的保障。高校中開展國防特色學科,能夠有效體現我國國防發展實力,對于軍民融合起到了促進作用[2]。高校堅持以提高我國國防實力為目標,深化教學改革,將國防科技建設融入到各項學科之中,能夠有效的提高高校的教學效率,對于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礎。高校能夠通過國防特色學科建設提高學校的教學創新性,提高師資水平,培養適應軍民融合的高素質人才。
2. 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策略
加強國防特色學科建設體制創新
加強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創新需要高校統籌布局,建立完善的教學機制;建立創新機制,用創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過程的科學性;立足實際,用實際情況為國防特色學科建設提供保障[2]。
高校應該立足軍民融合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國防特色學科建設體系。同時學校還應該加強對于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評估以及考核機制,利用高校中的資源,對國防特色學科建設起到促進作用。
高校的各個環節之間并不是互相分離的,高校應該協同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一同推進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發展。高校應該明確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目標,促使學校中各個院系共同努力,用科學的內涵對國防特色學科進行建設。
國防特色學科建設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嚴格遵守國防建設的要求,利用評估以及考核機制吸引更多的學生投身國防特色學科建設中,為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建立國防特色學科建設保障機制
高校需要完善人才體系,為國防特色學科建設提供保障。高校能夠在學校內現有的學科中融入國防科技教育,立足國防特色學科建設對于人才的需求,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制,為高校學生建立完善的培養體系[3]。
高校能夠為國防特色學科建設建立完善的實踐體系,建立實踐基地。這樣做能夠加強高校與軍工單位的合作能力,為高校與單位之間搭建合作平臺,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促進高校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高校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高校能夠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知識講座與德育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更加主動的投身到國防建設中。高校為了國防特色學科建設還能夠加強對于學生的國防就業指導,為學生進行心理建設,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生從事國防工作,為國防事業注入新鮮血液。
綜上所述,國防特色學科建設是國家與人們共同的目標,為了促進軍民融合,高校應該發揮其教育作用,為國防事業培養出一批擁有較高理論知識,同時還擁有強烈愛國主義熱情,甘于為我國的國防科技事業獻出力量的青年,為國防科技事業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學校的國防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科技實力,促進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鐘舟,王國雄,曹麗.軍民融合戰略下高校開展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的若干思考[J]今日科技,2018,000(005):46-48.
[2] 董曉輝,齊軼,夏磊.軍民融合視域下推動高校協同劍新的戰略思考[J]科學管理研究,2015, 033(006):20-23.
[3]王佳.關于國防類高校軍民融合信息平臺建設的幾點思考[J]科學與信息化,2019, 000(008):P.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