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云云
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思政課教師也面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基礎教育深化改革、國內外形勢新變化等挑戰,作為教師教育的師范生教育必須跟上新節奏,回應新挑戰、新要求、新使命,培養能勝任基礎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師,本文從使命與信仰教育、師德教育,學會學習、學會教學、學會教育、學會成長等方面論述如何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師范生。
關鍵詞: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范生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同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具體落實“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1]的保障機制,2020 年1月,教育部《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從思政課教師崗位職責、配備和選聘標準、培養與培訓等方面具體細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標準,并提出三個優先:“在師資建設上優先考慮,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保障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一年多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增強了底氣,也倍感壓力,呈現了本碩博、職前職后一體化建設的新氣象,而本科階段更是人才培養的核心階段。
一、加強信仰教育 明確使命和責任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體現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核心課程、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政治要強,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2]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的首要要求,也是思政課教師選人進人的標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師教育中必修加強信仰教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認識思政課的重要性,明確思政課教師的使命與責任。
第一,立場堅定、政治要強。思政課是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是政治課、信仰課。政治要強是思政課的內在需求,是思政課教師職業屬性的集中體現,是思想政課教師“六大”素養的首要要求。選擇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就是選擇成為一名堅定馬克思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宣傳者,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理解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堅定“四個自信”,毫不動搖地維護黨中央的權威。
而“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本身的信仰,“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sup>[3]因此,必須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師范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首先在課程體系設置中必須保障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課程體系完善、課時充足,其次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地融入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最后,多措并舉,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相結合,直面現實問題,引導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考,解決實際問題、評判錯誤思潮,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實現鑄魂育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第二,增強學科自信,明確使命和責任。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生命線,最早在1932年《給蘇區中央局及蘇區閩贛兩省委信》信中提到“政治工作在紅軍中有決定的意義......政治工作不是附帶的,而是紅軍的生命線。”[4]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和發展了黨的政治工作“生命線”話語,親自主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在《求是》雜志上發表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強調“當前形勢下,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對待?!彼枷胝卫碚撜n是有別于其他課程的特殊重要課程,是知識課、德育課更是信仰課。
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在馬克思主義人才觀指導下,在國家、民族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后繼有人的戰略下深化對 “為誰培養人”的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師范生既是被教育者也是將來的教育者,馬院需立足中國特色新時期回答“培養什么人”,在培養方案中明確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明確支撐課程及具體教學目標,在“怎樣培養人”的追問中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六大要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做有情懷的教師
教師職業道德隨著教育的發展而發展,自古有之,新時代我們不僅頒布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了中小學教師 職業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5]而且教育部《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試行)》[6]中畢業要求第一條就是“踐行師德”,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從教意愿,認同教師工作,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第一,厚植家國情懷?!凹沂亲钚〉膰?,國是千萬家”,家庭、國家、民族是緊密相連的。思政課教師的家國情就是將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和職業理想相統一起,勇擔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史書萬卷皆“家國”,思政課教師要將思政課上在祖國大地上,把黨史作為“教科書”,走進中華五千年綿延不絕的燦爛文明史,看看救國圖存時“星星之火”如何燎原,對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筑夢人,講好中國故事、黨的故事,弘揚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第二,立教育之志。教育作為承載社會使命的職業,是“一種按照專業原則來經營的‘志業”。[7]教師是有別于其他個體維持生計的差事,其社會性責任決定其終身性、奉獻性、示范性等特點。因此,師范生職前培養中首先開展專業指導,在充分認識思政課教師職業的基礎上,樹立職業理想,將之作為奮斗終身的事業;其次,通過“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學科教學論”等相關課程及教師言傳身教中樹立尊重講臺、終生學習、愛崗樂業、熱愛教育,做“四有”好教師的職業理念。
第三,葆有仁愛之心。 “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sup>[8]思政課教師不僅要把傳道授業作為職責,更要具有仁愛之心,只有走進學生心里、情感互通,和學生產生共鳴,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真正的入腦入心、在青年學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見行見效。
學會教學 學會育人 學會發展[9]
習總書記2014年在北京師范大學視察時指出:“教師儲備不足、視野不夠,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游刃有余?!?sup>[10]因此,教師職前教育中就必須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具備教學基本技能、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在合作、反思與創新中實現專業發展。
第一,學會教學。教學能力是師范生的核心素養,一般師范院校都開設學科教學論、課程標準與中學教材分析、微格教學、“三字一畫”、實訓及教育實習相關課程。在時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背景下,師范生除了能夠針對中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特點,運用掌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知識、原理、思想和方法及信息技術、教育學、心理學相關學科知識,進行完整的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等,還應掌握新課改的動態及最新理念,明確大中小學思政課各階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能夠和其他學段教師系統合作,共構課堂,守好責任田、跑好接力賽。[11]
第二,學會育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思政課教師更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思政課本身就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引領的主渠道。除了發揮好課堂主渠道的作用,思政課教師還往往承擔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還應具備班級建設、社團指導等綜合育人能力。因此,在教師教育課程中應增加班主任實訓、班團課設計等相關課程及實訓,幫助師范生樹立德育為先理念,掌握班級組織與建設、實踐育人的規律和方法,在課程育人的基礎上能夠開展課內外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多種渠道和平臺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
第三,學會發展。教師的成長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還影響學校、國家的教育發展。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養決定思想政治課的質量,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內涵式發展必須依賴教師素質的不斷提升。古斯基總結教師專業成長途徑是培訓、課堂觀摩與評價、參與開發或改進課程、研習小組、探究或行動研究、按需學習、師徒結對?!吨袑W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第二級)》學會發展指標中提出學會反思、溝通合作的要求,《中學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第三級)》則為自主學習、國際視野、反思研究、交流合作四個要求。因此在師范生培養中必須加強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做好生涯規劃;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體驗在學習共同體中成長;了解國內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和前沿動態、黨中央的教育方針等,不斷借鑒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和經驗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并在反思中不斷創造性的開展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2]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4]?軍隊政治工作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J]教育文匯, 2008(11):175.
[6][9]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教師[2017]13號[Z]2017.
[7]韋伯著.錢永祥譯.學術與政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85).
[8][10]習近平.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
代表座談時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1]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N]人民日報,2019-0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