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分析孫斌 王海革 張磊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方法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3例原發性肝癌患者以及同一時間的53例乙肝患者,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分析血清血常規指標以及腫瘤相關標志物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結果 兩組患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結果顯示,原發性肝癌組患者的AFP、CA19-9、NLR、WBC等指標均明顯高于乙肝組患者,數據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原發性肝癌臨床診斷中,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方法具有理想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血清腫瘤標志物;血常規指標;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1
原發性肝癌(PHC)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臨床上對原發性肝癌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因此及早診斷與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手段。我院在原發性肝癌診斷期間,采用了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方法,取得的效果滿意,詳細資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3例原發性肝癌患者,包括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齡(57.92±6.72)歲。選擇同一時間的53例乙肝患者,男34例,女19例,平均年齡(58.07±7.51)歲。兩組患者一般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可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之后采集肘靜脈血,在室溫條件下靜置血樣3 min后,以4000 r/min轉速離心10 min,之后使用邁瑞BC-5390血液分析儀檢測患者的NLR(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WBC(白細胞)值,使用CentaurXP全自動免疫分析系統以及化學免疫檢法檢測AFP(甲胎蛋白)、CA19-9(癌抗原19-9)等。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值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顯著。
2 結 果
在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的檢驗結果后,發現原發性肝癌組患者的各項數據指標顯著高于乙肝組,數據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資料如表1。
3 討 論
在臨床上,WBC、NLR被認為在刺激腫瘤細胞轉移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原發性肝癌患者的指標要明顯大于乙肝患者。腫瘤標志物作為化學類物質,在正常組織中的含量要顯著低于腫瘤組織,包括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AFP、CA19-9等物質常見于胚胎組織中,但是因為癌細胞影響,會出現異常表達情況,在臨床上可以作為診斷的重要依據,對于評價預后具有重要影響。同時結合表2的相關數據可以發現,腫瘤規格≥5 cm的患者AFP、CA19-9、NLR、WBC等指標均明顯高于<5 cm患者,數據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其原因可能與腫瘤細胞的增殖、生長等存在關系。
綜上所述,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具有滿意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紹蕊.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19,5(08):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