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智俊
摘? 要:增強美育熏陶,大力發(fā)展初中美術教育,是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就目前而言,初中美術教育教學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對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長遠發(fā)展,以及初中美術教學改革優(yōu)化造成了阻礙。文章對當前初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究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策略
增強美育熏陶,大力發(fā)展初中美術教育,是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進入初中階段,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隨著身心發(fā)展逐漸增強,急需對當前初中美術教育教學進行優(yōu)化、改革,以解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幫助掃清初中生成長發(fā)展路上的阻礙,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美育素養(yǎng),推動全面發(fā)展。
一、當前初中美術教育中的主要問題
隨著國家對立德樹人、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等教育政策的提出,以及相關制度的出臺與推廣、落實,社會各界正在逐步轉變對傳統初中美術教育的認識偏差,觀念得到轉變,人們越發(fā)重視初中生的美術教育教學工作,美術教育發(fā)展形勢一片大好。但在具體工作的落實中,由于地區(qū)教育水平、教育資源、學校制度等的差異,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資源不足、教學設施及教學理念落后、忽視學生美術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yǎng)、學生興趣不足等問題仍舊對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造成了阻礙。
二、初中美術教育教學改革策略
(一)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1.美術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
在部分地區(qū),初中美術教師存在身兼多職的情況,自身缺乏充足的專業(yè)美術素養(yǎng),且在多學科教學壓力下,難以充分發(fā)揮初中美術教學對學生美育熏陶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安排自身工作,利用業(yè)余時間充電吸收有關美術專業(yè)知識、教育知識及先進理論。同時積極尋求學校幫助,通過參加專業(yè)培訓、與同行其他教師或專家交流學習等方式提高自身美術專業(yè)素養(yǎng)。
2.部分初中美術教師專業(yè)能力過硬,但由于自身對新事物接受度較低,在課堂教學中習慣頻繁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缺乏新型教學理念與先進教育技術的融入,無法讓課堂效用得到最大發(fā)揮,也影響學生學好美術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多加關注初中美術教育領域有關的國家政策、教育理念,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下,努力學習先進教學技術,掌握先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不同的學校受到地域限制,就需要學校與教師自身,能夠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學校特色開展特色化的美術教學,揚長避短。例如在人美版九年級的“黑白裝飾畫”教學中,經費充裕的學校可以為師生教學提供專門的現代教學軟件、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結合課本、教師示范、圖片、視頻、聲音等獲得對裝飾畫藝術的全面理解。還可組織學生一同觀看黑白裝飾畫制作過程的紀錄片或去當地藝術工坊參觀,學習更多與之有關的知識。資源有限的學校,則可讓教師帶領學生一同繪制簡單的黑白裝飾畫,或利用常見材料,如硬紙板、商品包裝圖樣等制作手工彩色裝飾畫(類似手賬制作),讓學生結合課本、教師示范、親身體驗獲得動手能力與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能增強班級凝聚力,營造濃郁的班級藝術氛圍。
在同一班級中,由于學生在想象力、美術技能、文化理解、情感體驗等方面存在差異,教師也應因材施教,運用分層教學、差異化教學等方式,結合初中生身心及興趣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力求讓學生整體取得共同進步的同時,學生個體也能得到充分的美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例如在人美版九年級上冊“速寫練習”中,以人體速寫為例,教師可將學生大致分為細節(jié)小組和全局小組,或正確結構小組和比例失衡小組,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層指導。在學生個體角度,教師則要針對性地給出指導建議。如一些學生速寫結構準確、完整,但在細節(jié)上的表現有所缺乏,則應重點訓練學生的細節(jié)速寫能力;部分學生速寫比例有誤,則可告知學生一些普通人的身體比例,如小臂約1.1-1.2個頭長,上身約2個頭長等,讓學生先按照比例減緩比例失衡的問題,再根據速寫對象加以修正。整個教學過程不應拘泥于教材,要做到針對性的靈活教學,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加精準的指引,以便更高效地完成速寫學習和技能掌握。
(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美術教學活動
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都是極大地限制學生美術學習水平、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還應結合新課標要求,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啟發(fā)式、探究式、互動式的美術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長期對美術學習保持新鮮感、積極性,發(fā)揮初中美術教育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長期效果。
例如在學習“戲曲與美術”章節(jié)時,如若當地具有豐富的戲曲資源,教師可組織學生出游聽曲,通過走出課堂、走進藝術,獲得更加真切、全面的對戲曲藝術特色的啟發(fā)。教師還可組織學生舉辦一場班級戲曲表演,從戲曲服飾、道具制作及場地布置,到戲曲節(jié)目表演,過程中運用手工造型、戲曲文化及技能學習、演繹等形式,能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綜合運用,進一步加強美術綜合素養(yǎng)。
結束語:
初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教學條件、師資素養(yǎng)、教學活動開展三方面。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師積極發(fā)揮能動作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當地教學條件與資源,充分考慮每個學生個體與學生整體的發(fā)展需求,優(yōu)化及改變教學方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初中美術教育教學工作從整體上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劉麗琴.淺談如何解決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J].當代家庭教育,2020(17):116.
[2]趙小平.淺談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學周刊,2020(1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