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各個階段的各學科都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核心素養。為了達到以上教學目的,數學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近些年來,微課這種教學方法被應用到各科教學中,在教學實踐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師還要認識到微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價值,積極開發出微課教學更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微課教學對于合作學習的意義,探討合作學習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策略,希望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數學;微課教學
數學基于其學科特點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產生畏懼心理。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科技應用在數學課堂上,微課教學使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也變得生動起來,極大激發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微課的教學方式比較新穎,如何深入挖掘它的價值,使其更好服務于數學教學,是需要數學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有些數學教師嘗試著在合作學習中引入微課,使學生在形象的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探究,讓合作學習更加有效。
一、關于合作學習和微課教學的簡述
(一)關于合作學習的簡述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把學生劃分小組,學生在組內針對教學內容開展探究,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解決問題。開展合作學習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以及預測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然后制定出相應的策略。合作學習有利于組內的各個學生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在學習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并實現學習資料和信息的共享。在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各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等各種因素。要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必須要加強組內成員的交流,教師可以組織一定的團體活動加強他們之間的默契。組內成員越熟悉,越有默契,后期的合作學習開展的會更加順利。
(二)關于微課教學的簡述
微課教學是指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開展的一種碎片化學習的方式。由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微課教學基于其短小精悍等特點迅速被教師和學生所接受。傳統的教學內容大部分是以靜態的方式呈現,但是采用微課形式,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微課內容以視頻形式呈現,視頻的長度控制在5到10分鐘之間。每節微課包含的內容較少,主要針對一些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著重講解。微課這種教學形式可以使學生隨時觀看學習,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微課雖然短小,但是制作精良,學生會產生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習的熱情。
二、微課對于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學數學的合作學習引入微課對于數學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認識到微課的價值,積極探索微課融入數學合作學習的方式。
(一)微課能提高學生數學合作學習的興趣
合作學習已經普遍應用在數學的學習中,但是在開展數學合作學習時卻有不同的效果。影響合作學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教師把微課引入合作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這樣自然會提升合作學習的效果。比如在進行一年級上冊人教統編版“認識鐘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技術把學生每天起床、吃早飯、上學等的時間以鐘表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對鐘表有一個大致的認識。教師指定一個鐘表的時間讓組內學生判斷這個時間需要做什么。學生在不斷的討論中加深了對生活的理解,對鐘表的認識也更深刻[1]。
(二)微課可以提升數學合作學習的直觀性、形象性
小學生的年齡段決定了他們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怎樣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和形象?在合作學習中引入微課可以實現以上目的。比如在進行三年級人教統編版“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時,學生對于面積這個概念就很難理解。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可以利用微課制作兩幅麥田圖,一幅麥田圖是正方形,一幅麥田圖是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分別代表不同圖形中麥田的大小。教師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逐漸引導學生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學生從微課圖片生動地認識了面積的概念,在合作學習中探討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三)微課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合作學習中更加深入
為了給學生減負,學生沒有過多的輔導資料,大部分教師在根據教材授課時也是讓學生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并沒有進行一定的深入講解。這種現象讓小學數學學習比較膚淺,學生對于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和難點并沒有透徹理解,影響了數學學習的效果,也不利于后期的數學學習。把微課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基于微課的特點,在短時間內就能讓學生針對所學的某個知識點進行著重學習。這樣的形式不僅可以達到教學目的,還能讓學生樂意接受。利用微課進行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在討論探究中實現數學知識的系統化和完整化,使整個數學學習更有體系[2]。
三、合作學習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策略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微課教學對于數學合作學習的意義。為了發揮微課教學在合作學習中更大的作用,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合作學習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策略。筆者基于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一定的調查研究,制定出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不斷優化微課教學素材
小學數學教學大部分講授的是一些基礎性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比較瑣碎,如果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低就無法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有效學習。為了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利用微課這種形式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對于簡單的知識點教師通過口述的方式,對于那些重點和難點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要想制作出精良的微課課件,需要教師深入解讀教材,通過學生的學習反饋總結出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好,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進行微課的制作。為了提高微課生動性和直觀性,教師要不斷優化微課的教學素材,選擇那些最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素材。學生觀看完這樣的微課才能更好的在小組內針對微課內容展開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效果因為微課內容的制作而有所提升。
(二)強化預習效果
傳統的數學教學沒有充分重視預習這一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學教學的質量。有些數學教師雖然布置了預習的任務,但是卻沒有通過一定的手段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不重視預習,也認識不到預習的價值。教師同樣可以在合作學習中利用微課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預習。針對某一課制作預習的微課時,教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過渡。這一過程重視學生的思考、觀察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感知,對于新知識的學習不做過多的要求。教師制作好的微課預習可以在正式學習新知識前上傳至網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完成預習任務,為后期的合作學習做好鋪墊[3]。
(三)做好與生活的銜接
數學雖然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但是它與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聯系。很多學生因為數學學科理論性強的原因不愿意學習數學,甚至排斥數學。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在制作微課內容時尋找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聯點,讓學生在相關的生活場景中進行數學學習。學生通過這樣的微課進行學習,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在尋找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聯點時教師要考慮是否適合小學生,這一點對微課教學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結語
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微課教學在實踐中也能很好地促進合作學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不斷探索,找到微課服務合作學習更好的策略,促進兩者更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敏 . 簡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9(19).
[2]馬春華 .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9(16).
[3]段曉琴 . 微課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J].數學大世界 ( 上旬版 ),2016(2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