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虹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繪本理解為“畫出來的書”。幼兒園繪本是面向幼兒的讀物,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故事為內容取向,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生動地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知識與道理。進行繪本教學能夠以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知識和情感,以圖畫為載體,讓幼兒獲得圖畫中所呈現的知識,獲得情感體驗,進而促進幼兒的認知和情感發展。
比如繪本《小雨滴》賦予水滴生命力,以水滴在不同情況下的奇妙旅程講述了大自然中水的循環。有的繪本以系列的形式出版,如奇妙的人體科普繪本系列中《大腦指揮部》是其中一側,用有趣的方式介紹了大腦對我們日常行為的控制作用。這些科普類繪本有助于幼兒的知識積累與認知結構的發展。小班的幼兒初入幼兒園會表現出分離焦慮,教師組織學習《愛上幼兒園》這本繪本能夠讓幼兒認識到幼兒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大衛不可以》就介紹了生活中一些不能做的事情,通過繪本教學能夠讓幼兒培養規則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園正是培養幼兒閱讀能力的最佳時期,借助繪本教學能夠吸引幼兒對閱讀行為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能夠培養幼兒集中注意力進行閱讀的能力。此外,繪本故事教學還能夠促進幼兒理解能力發展,有助于幼兒日后進行自主閱讀。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應積極與幼兒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通過發表意見還能夠促進語言領域的發展。
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用兩只兔子的對話表現了兔媽媽和兔寶寶之間深沉的愛,教師可以讓幼兒仿照大小兔子的對話說說自己對媽媽的愛以及媽媽對自己的愛,通過這樣的繪本教學活動既能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又能促進表達能力的提升。
優秀的繪本教學活動的前提條件是合適的繪本,只有選擇好繪本才能夠圍繞繪本設計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第一,繪本的圖文設計應當合理。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沒有開始系統地學習認字,但是有的繪本為了講故事插入大量文字而忽視了用圖畫去展示,這樣的繪本就不適合拿來教學。第二,繪本內容應當符合幼兒的發展特點。雖說繪本是面向廣大幼兒的讀物,但是針對不同學段的幼兒還是應當在選擇內容上有所區別。分離焦慮是小班學生初入幼兒園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這時候選擇的繪本應當多趨向于講述幼兒園的快樂生活,選擇《湯姆上幼兒園》《我的好朋友》等繪本,讓幼兒更快地產生對幼兒園和老師、同伴的喜愛。而到了中班就應當多選取促進幼兒情感發展的繪本,如《再見,壞脾氣》《請不要生氣》《輸了沒關系》等,讓幼兒在繪本中獲得認知和情感的發展,培養好的習慣和意識。到了大班就可以選擇一些知識性較強的繪本,如《變化的形狀》《我能變成什么》都是認識形狀的繪本。第三,為了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繪本應多一些重復性的話便于幼兒進行模仿,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
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教師首先應當為書本上的故事注入靈魂,繪聲繪色地帶著幼兒一同探索。因此,教師要聲情并茂,講述時要有情感的起伏和說話節奏和語調的變化。可以放低聲音創造一種神秘的感覺,故事的高潮可以提高音量抓住幼兒的心弦。教師還可以模仿不同角色的聲音,讓幼兒更能身臨其境。除了靠口頭講述,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小的互動,及時吸引幼兒注意力,也讓幼兒更加有參與感。《好啊,好啦》這本繪本中重復“好啦,好啦”這句話來表達安慰、鼓勵,講到故事后面可以引導幼兒說“好啦,好啦”,讓幼兒更有參與感,也能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和所要傳達的情感。
繪本教學不應只局限于教師帶著班里的幼兒學習繪本,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也應當重視繪本的作用。教師要精心選擇放在圖書角的繪本,并做到及時更新。在區角活動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圖書角的幼兒閱讀繪本的情況,進行積極的引導,又不能過多地干預,還應給幼兒創造表達的機會并進行客觀地評價。除此之外,還應當重視家園合作,讓幼兒在家也能有良好的閱讀繪本的環境和氛圍,使幼兒園繪本教學及時在家庭教育中得到鞏固。
幼兒可以從繪本學習中獲得認知、技能和情感多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注重精心組織繪本教學。在繪本的選擇上要做到合理,在教學過程中要聲情并茂,動靜結合,繪本教學后還要注意在區域活動和家庭教育中對教學效果進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