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滿城鎮中學,河北 保定 072450)
數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當我們以數學課堂為平臺幫助學生獲得發展時,不僅要讓學生習得數學知識和相應的分析方法,更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智慧,讓數學教學成為智慧教育的重要組成.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是教育立足點,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圍繞這兩點進行的。在國外相關研究中對智慧課堂的定義為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學習習慣的課堂,而我國教育領域對智慧課堂的定義為通過一定的智慧環境的有效創建,教師采用靈活智慧的教學手段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引導學生開展智慧學習的過程。總的來說,智慧課堂中要求靈活運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手段,最終是為了實現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創新意識的喚醒等智慧教學目標,對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激發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一般來講,學生無法自主開啟智慧學生,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教師首先對智慧教育有深刻了解,能以智慧方式處理課堂上發生的問題。有人曾說:“智慧不是一片死水,而是一片海洋,暫時的平靜,只為下一刻的驚濤駭浪。”例如,已知線段AB、AC 相交于點A,且AB=AC;E 和F 分別是AB 和AC 上的兩個點,且AE=AF,求試分析△ABF 和△ACE 是否全等?此題有若干種解法,最簡單的是利用“邊角邊”進行判定,即∠A 的兩邊AB=AC 和AE=AF,固為全等三角形。但如果就這樣簡單解題便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思考,看這道題到底有多少種解法。于是學生開動腦筋,腦子里迅速想著全等三解形的判定方式,最終得到若干個解題思路。學生個體得到的結果可能不全,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同學們的努力下得到了正確的答案。對學生來講,最可怕的是思維受到禁錮,智慧教育就是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放手去探索,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都不要立刻否定,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或許真有一個想法將問題解決了,那么這就是創造力,是真正智慧的提升。
智慧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便是以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而不是以傳統的教師“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啟發學生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從而讓他們主動探索數學知識,培養對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利用啟發引導的教學方式創建智慧課堂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例如,在學習新人教版初中數學不等式的相關內容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動學生對不等式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通過提出“在不能調換數字、只能移動一個數學,并且只能移動一次的情況下,使等式101-102=1 成立”這一思考性和探索性的問題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面對這一問題,學生由于受到傳統思路的局限性,認為只能通過水平移動來調整數字,但這又是題目不允許的,在學生苦思冥想沒有結果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適當地為學生進行啟發,引導他們:挪動并不會限制方向,同學們可以將思路放開闊一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再一次思考:如果左右水平移動不可以,那是不是可以垂直上下移動?由此,學生便會想到將“102”最后一個數字向上挪,使其變成“102”,這樣等式中的101 減100,就可以得到“1”這個結果。這一啟發的教學方式,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信,也讓他們對不等式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講究思維創新的學科,在初中數學智慧教育構建過程中,教師還能夠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進行質疑,達到讓學生不斷自我突破、智慧飛躍的教學目的。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基礎鞏固練習完成的基礎上適度進行拔高練習,拔高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相適應,才能夠真正達到啟發學生的目的。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教師可以多為學生設計一些能夠采用多種形式解答的題目,引導學生借助不同的知識點去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通過對比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為了保證解題方法的科學嚴密性,還需要進行結果論證。比如在解決幾何問題時,學生常常會遇到抓不到頭緒的時候,結果一條輔助線就讓問題變得簡單明了,而在具體什么時候需要輔助線、在哪里畫輔助線,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充分發揮個人創新思維去處理的。
當我們利用數學課堂來發展學生智慧時,一定要對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進行有效而充分的調動,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探索欲,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要敢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內心共鳴,讓學生在更加和諧的氛圍中積極思考、勇于討論,并能夠將自己的所思所感拿出來和同學分享,這樣的課堂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研究,才能培養出彰顯個性的獨立人格,學生的智慧才能得到切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