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磊
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建設的重要群體,其綜合素質對未來社會發展建設的影響巨大。通過就業指導課程活動開展,消除學生就業煩惱,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就業發展觀,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積極心理教育活動與就業指導課的結合,使教育工作效果變得更加理想,提升教育工作質量,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學生更好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分析,發現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多數與學習壓力與生長環境方面內容有關,很少有關于就業指導的內容。對于大學生來講,就業是一個非常陌生而又重要的內容。通過對當前社會發展情況的分析,了解職業就業前景與就業形勢,將此作為自己就業、擇業的依據,選擇適合的職業進行就業。心理健康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工作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對此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積極就業的習慣與意識。但是在教學中,過分重視就業指導方面內容的教育,忽略對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活動,造成學生就業選擇偏差的問題,影響學生正確的就業與擇業。
根據科學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對就業這一問題存在恐懼心理,對社會的未知,對未來的迷茫,使學生內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影響學生正常就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能夠消除學生恐懼心理,使學生在就業指導課中對未來發展產生更加直觀的認識,并做好就業發展的準備,不斷優化自身專業能力,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際工作中,就業指導教師忽略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導致就業指導教育工作不理想,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專業的教師資源,是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關鍵因素。通過對高校就業指導教育工作的分析,發現教師雖然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但是并不具備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很少進行心理教育。教師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組織者與實施者,其思想觀念對學生素質培養,能力提升的影響巨大。但是因為教師自身專業知識的缺乏,無法為學生呈現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與模式,影響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無法更好地展示出就業指導教育的優勢,提升學生各方面素質。
在高校教育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認為就業與擇業意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形成的。實際上并非如此,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與幫助。通過就業指導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使學生獲得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社會就業發展情況,并將此作為未來就業擇業的依據,選擇適合的崗位進行就業。但是在當前工作中,發現學校忽略對大學生心理與能力的分析,影響積極心理教育活動開展,造成教學情況不理想,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出現。
積極心理學,幫助學生在嚴峻的就業形勢與選擇職業時,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提升學生的就業選擇能力。在就業指導課中積極心理的滲透教育,提升學生的就業發展意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主動就業的良好意識,促使人才培養工作更好地開展。
在大學生教育工作中,為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就業指導教育工作效果,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滲透在各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提升教育工作質量。高等學院教育工作中,職業規劃教育主要包含三個不同的階段,入學期間的職業規劃教育、就業指導教育過程、畢業前就業指導教育。積極心理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結合,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促使學生就業能力發展。在學校教育中,將積極心理學內容滲透在三個不同階段,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積極的心理態度,消除就業焦慮。對于剛入學的大學生進行積極心理教育 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美好的大學生活中,對未來社會就業發展產生直觀的認識,做好就業的準備,意識到專業知識學習對自身職業發展的影響,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水平,促使學生職業能力發展。在就業指導教育中,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時,需要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主,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社會對大學生的高標準與要求,并積極參與文化知識學習,在實踐中提升自我,優化自身知識結構,提升學習能力,樹立積極心理態度,以此實現積極心理學與就業指導教育結合教學的意義,促使學生更好的發展與就業。
就業指導教育是一個系統、完善的過程,需要教師將這一內容貫穿在大學教育全過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滲透教育,以此滿足學生自我發展需求,為學生就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積極心理學教育工作中,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就業指導教育,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發展需求,設計教學活動,對學生心態進行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優化自身知識結構。剛步入大學的學生,對大學生生活充滿著好奇,對未來職業發展充滿著憧憬。在不同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與積極心理教育工作,可以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求,使學生在學習中對社會就業情況,大學生創業等產生更加深入的認識,并因此形成正確的就業觀與職業發展意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因為種種因素出現一些消極的學習情緒或者職業發展情緒。這時發揮教師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到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在后續就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以此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提升就業指導工作效果,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此外,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趣味活動,將與學生專業有關的內容呈現在課堂活動中,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討論,讓學生結合專業特點及社會發展需求,對此進行討論分析,并在討論中形成就業意識。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就業指導教育工作效果,同時可以消除學生不良的學習情緒,提升積極心理教育工作質量。
通過對學生心理態度的培養,提升就業指導教育工作效果,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下更好的成長。此外,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創新的方式,提升積極心理教育工作效果,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感受職業能力培養與就業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促使課堂教育工作高效進行。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主要建設者與發展者,其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對社會各個行業發展的影響非常大。在教育工作中,可以將積極心理教育內容滲透在畢業前期的就業指導教育中,加深積極心理對學生學習成長的影響,讓學生對未來就業發展產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這一階段教育工作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當前存在心理問題,組織各種類型的教育活動,如小組討論,情景教學等等,鼓勵學生全部參與其中,對自身學習中存在問題進行討論,說出對未來就業的想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參與,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指導教育,提升學生就業意識。通過這一階段就業指導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不僅可以消除學生消極的就業情緒,同時能夠提升學生職業發展意識,為學生更好的就業提供基礎支持。學校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態度,提升教育工作質量的關鍵。就業指導教育中,提升對積極心理的滲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工作,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使就業指導教育工作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在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中,積極心理教育工作開展,提升學生正確就業發展觀念,提升教育工作效果。實際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心理態度的培養,提升學生積極的情感,解決以往教育中存在問題,提升學校教育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