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琴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證大中學,江蘇 南通 226100)
高中是一個重要學習階段,也是一個更為重視成績的階段,由于高中升學壓力的存在,雖然處于新課標背景下,但教師占課堂主體的現象依舊存在,為進一步提升學生成績,一些地理教師干脆沿用了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成績加強了監督,在課堂上更加強了對學生學習的掌控,將個人經驗及方法一味地灌輸到學生身上,而且知識與難點的講解仍舊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更多的是被動接受,課堂主體地位仍沒調整、改正過來。
在此模式下,學生學習仍舊被動,一切的創新教學形式、教學活動都不能切實發揮足夠成效,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依舊沒有得到提升,由于教師教學嚴肅神情和主導地位,師生關系也會在緊張氛圍中變的得緊張,不利于教師更好教學,也不利于學生充分學好地理知識。
在地理教學中,高中生少不了要與地圖接觸,地圖是學好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地理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在目前部分院校的地理教學中,有些教師很少關注教材中的地圖,更忽略了地圖的講解與應用,使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往往擺脫了地圖這一環節,導致學生空間感變差,使得學生沒有較好的空間定位和方位感,從而形成教學中的問題和難題。如在荒漠形成的教學中,教師只是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將教材中的成因及治理難點做了充分說明,而沒有結合地圖進行詳細、全面分析,導致學生不能全方面地看問題,認為荒漠形成就是這一種原因,并沒有結合地理位置與地理環境做到全方位考察,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思考方向發生偏差。
在新課標背景下,涌現了很多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學的進步。但在部分地理教學中,創新形式雖有應用,可形式較為固定,例如如合作學習創新模式,每次開展方式都大同小異,沒能在此基礎上再次創新,也沒根據教學進度做對應調整,久而久之,學生討論與合作沒有動力,合作學習模式也就不再發揮預想的成效。除此之外,地理教師沒有做到創新教學方法的全面切換及各類創新教學辦法的組合運用,沒有做到多元化、多樣化,也減少了創新教學辦法帶來的應有效果。
無數調研表明,學生占課堂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所以,高中地理教師要深刻審查自身教學問題,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將自己從課堂主體地位中撤出來,將課堂交給學生,一切以學生需求與學生興趣為教學切入點,真正將學生放在心中、放在教學重要位置上,多問學生哪里不懂、多回答學生各類疑惑,地理教師自身更多的是做好引導與幫助。除了將課堂主體位置交還于學生,還需要及時調整對分數過分看重的執念,充分理解高中生壓力,并為此找到緩解學生壓力、提高教學效果的辦法,放開對學生的禁錮與束縛,讓學生思維得到解放。此外,還需要改變教學態度,用和藹可親的態度開展教學,改善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情況,融洽師生關系和課堂氣氛,讓學生得以放松,進一步促使學生融入教學中,有利于地理教學順利進行,以及師生的共同成長與進步。
在面對部分教師不重視地圖的狀況下,地理教師應及時調整錯誤觀念,充分重視地圖教學的重要作用,結合教材文本內容與地圖于一體,引導學生建立扎實的理論基礎,并可以根據地圖增強學生的空間感、方向感,這樣才能全方面地變換記憶方式、鞏固知識、提高活學活用能力,“學”好地理。當地理教師在講解某個地域時,學生就會立刻在頭腦中反映出所處位置及其經緯度,并迅速浮現出地理地貌,還可以充分將地理人文結合起來,讓學生的知識架構更加豐富、開闊,將地理知識的學習做到融會貫通。因此,將地圖教學充分重視起來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增強學生地理知識學習深入的有效手段,需要提起重視。
當前地理教師應加深對各類創新教學形式的認知,不斷采用各類教學辦法與活動豐富課堂內容,如果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作用好,可以根據教學情況及學生興趣不斷調整合作方式、學習方式,讓每一次合作的模式展開都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目光、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除了在單個創新教學方法中做到創新,還需要將各類創新方法做到交織與穿插,將地理課堂做到豐富化、多樣化、多元化,讓創新教學形式發揮出真正的綜合教學效果,從而帶動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大力提升。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仍然存在著部分問題,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及時對教學情況加以分析,找出問題源頭,并根據教學經驗及先進教學理念制定出解決辦法,切實符合教學要求與學生需求,只有不斷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更順利地開展教學,有效提升地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