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思政類課程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人生態度和人生選擇,也進一步關系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趨向。思政類課程不斷影響著大學生的道德修養,而且也明確詳細的講述了我們國家的政治知識、經濟知識、文化知識、哲學知識、社會熱點等一系列問題。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的基礎上,讓大學生更加堅定了中國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理念。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理直氣壯、旗幟鮮明,明白上好思政類課程的重大責任和重大意義。
毛澤東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作為政治教師要具備基本的政治素養,要做到像習總書記所說“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人格方面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高尚人格,并能夠帶領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正能量,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所以教師自覺做為人師的表率,成為學生的榜樣和心中的喜愛的人。倘若教師沒有高尚的人格,怎么能夠教出具有良好品格的學生?
(一)政治要強,信仰入心入腦,從政治角度分析問題,在是非面前具有準確判斷能力。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為黨分憂;堅定不移的信仰馬列主義最新理論成果;始終相信中國的制度、道路、理論、文化是正確的,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自信的。如果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對我們國家的信仰程度不高,而只是為了自己的職業需要去講課,沒有足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不可能更好的服務學生,也不可能讓學生更好地信服。
(二)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研究原著可以加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政治性和學理性,可以扎實加強自己的理論功底,學到精髓。經常說政史不分家,學習官方最新的黨史著作,可以提高教師的思想性。同時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更要與時俱進,要時刻了解國家的時事政治,堅持看新聞,抓住社會熱點。電視政論片要認真收看,及時記錄學習,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
(三)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以自律要嚴為例,作為一名教師,是學生的模范,自身的紀律性必須強,把政治紀律放在首位,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常說政史不分家,思政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歷史底蘊,能夠將近代中國的歷史貫穿到整個課堂中,讓學生的知識體系具有連貫性。同時教師在人格方面要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是非辨別的能力,增強自信心,為國家付出更多的青春和努力。
(四)自律要嚴,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課外是課內的延伸,不能忽視課外的學習教育,不能出現課內和課外知識的不一致性,這樣的教師不具備正能量。同時也不要把課程考試(考察)結束后學生的提問當成為教師的負擔,恰恰這是同學對教師的信任,是送上門來的“思想政治工作”,決不能輕易打發,甚至不理不睬。
教師要對自己提出嚴格的標準,不能滿足于混過去,照章宣讀。一定要自己做科研、寫文章,這樣才會對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在我看來,教師要堅韌不拔,發揚釘釘子精神,具體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主體的綜合分析
在大學中,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等不一致,教師需要提前以進行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也就是說學生會不會經常關注時政、新聞熱點、社會熱點等等問題。根據調查結果,教師對班級情況做一個區間分析,有多少學生需要從零開始,教師在備課中應該著重講解哪部分內容,這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基礎的功課。
(二)教師應該創新教學設計,吸引學生的眼球
在整個課堂中無論是用視頻輔助還是通過看圖片,都不能很好地將這節課的亮點凸顯出來,比如可以將重點知識設計一場辯論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力,很快將重點知識消化于心;或者是用小組搶答、小組競賽回答書中的內容,最后通過回憶書本的知識進行搶答,得分最高的小組給予獎勵,學生積極性更高。
(三)教師應該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努力做到八個統一
習總書記講話中提到“八個統一”,這“八個統一”每一個的內容都寓意深遠。通過各種激勵性措施鼓勵教師進行改革創新,提高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
總之,作為思政課青年教師,我們必須學好學通,真正領會,堅定政治立場和方向,將其全面貫徹落實到教學活動中,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與學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