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耀 南陽師范學院軟件學院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已經成為社會需求的熱點。但是,從這一專業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來看,其勢必無法滿足快速輸出大批優秀人才的需要。因此,該專業需要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推動人才培養的速度。虛擬現實課程作為一種全新的數字媒體技術,如果被引進高校數學媒體藝術專業教學中,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快速提升。因此,對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進行全方位的探索與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目前,在我國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結構設置中,公共課程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在專業課程中,還存在過于注重理論、專業主干課程脫離社會需求等問題。當然,公共課程和專業理論教學都是非常重要教學內容,但如果把握不好其比重,就會大量占用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時間,導致學生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比較匱乏,畢業之后其專業水平難以適應當前的社會需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學校應對原有的教學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加大專業主干課程及實踐教學的比重,因為這些才是真正決定學生今后就業及職業生涯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當前,數字媒體技術的研究重心開始向虛擬現實、數字版權等前瞻性技術方向轉移,而且從市場反應情況來看,這一趨勢也非常明顯。但是,從目前所有開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高校課程設置情況來看,高校幾乎沒有開設虛擬現實課程,有些雖然設置了虛擬現實課,也只是將其作為一門選修課,教學內容也較為空洞,缺少實質性的內容,對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意義不大。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學校一方面要盡快將虛擬現實課程納入專業課程體系,另一方面要對虛擬現實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充實與完善,使學生通過相關學習,不但可以掌握相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設備操作方法,還可以獲得多實踐操作的機會,從而賦予專業課程更高的實用價值。
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要想提高教學內容的實用價值,就必須時刻關注硬件生產商的各種動態,使自身的教學內容緊跟這一行業的發展步伐。高校管理者及相關專業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各種新產品發布會中,還可以借助各種渠道與商家建立合作關系,第一時間知曉新產品上市情況與市場反映,從而促進虛擬現實課程的實用性與有效性。此外,與虛擬現實課相關的軟件生產商也會定期舉辦一些產品發布會或者技術培訓會。對此,高校要與軟件生產商保持良好的溝通,如果條件允許,甚至可以邀請軟件開發人員親臨學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虛擬現實課程教學資源。
唯有通過設計產品的輸出,才能體現出虛擬現實課程的實用性。因此,在專業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大虛擬現實課程的成果輸出力度。這樣,一來可以給學生帶來較大的成就感,促進其學習興趣的提升;二來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與差距。有些高校在開展虛擬現實課程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產品適用范圍不廣的問題。此時,教師不妨將高校中的文史館、展覽館、體育館等所場作為虛擬現實課的制作主題,盡量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操作的機會,使其實踐能力得到鍛煉與提升。高校和專業教師還可以與一些校外場館、展廳或者風景名勝區取得聯系,將虛擬現實的推廣從課內引到課外,使學生對虛擬現實課程內容產生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目前,我國的數字媒體技術已經到了虛擬現實的使用階段。與此同時,投資者的關注重點也從最初的硬件轉向軟件開發與應用。在這種背景下,肩負著培養高等人才的各大高校,必須及時將虛擬現實課程引進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體系中,同時確保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與先進性,使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水平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